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印度在宪法中一直定义自己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91年之前,它执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即计划经济。
官方主张充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国内各行业的商业活动。
然而东欧剧变,加上常年的贸易逆差,致使印度在91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当时国内农业、工业的产值都是负增长,全年的DP增速为0。9%,算是历年最差。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的外汇储备仅剩下50亿美元左右。
对于一个人口超过9亿的大国,这点外汇储备简直杯水车薪。
所以印度当局如今缺外汇都快缺疯了,不仅政府缺,民间也缺。
因为收紧外汇管理,民间去银行根本兑换不到外汇,但有些公司又必须去国际上采购各种设备、原材料。
于是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场。在官方的半默许之下,大大小小的兑换店悄摸摸的隐藏在孟买不起眼的小巷中。
经过了一段发展期之后,这个市场大家已经约定成俗,这就是所谓的外汇黑市。
为了让史密斯放心,罗恩从印度的经济环境、国情背景,解释了这种民间高汇率的原因。
“罗恩,你果然是一位博学的绅士。”史密斯从未见过有哪个向导,能像他这样把本国的经济环境解释的这么通透。
“我有阅读的习惯,也坚信这些信息中隐藏着机会。”
“ood,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这样的私兑安全吗?”
1:36直接跳到1:45,这可是1。25倍的关系。即使史密斯腰包丰厚,也不得不为之动心。
只不过这里面有利可图的空间太大,大到史密斯觉得有点不真实。
“请不用担心,我们有熟人。如果先生您不放心,到时候由我们来出面完成交易。”
“OK,那我们走吧。”史密斯爽快的坐进了后排。
主副驾驶的罗恩和阿南德相视一笑,他们都知道今天又做成了一笔大买卖。
能当一回外币兑换的掮客,这里面的好处远超史密斯的想象。
他认为1。25倍的差额很夸张,但这还是罗恩往低了报的。
物以稀为贵嘛,在十多年前天朝的外汇黑市更夸张,那都是5倍、10倍的差距。
知道有一大笔外快要进口袋,阿南德一脚油门踩的飞快。
不过几分钟,他们就钻进了某个小巷的犄角旮瘩。
眼看着汽车开过的地方越来越偏僻,史密斯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安。
“先生,通常判断兑换店的好坏有一个准则。”
“什么?”史密斯看向前排的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