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玥和崔淑华同郑伯姜见礼,她们是平辈,但郑氏乃是长房宗妇,长嫂如母这话虽不能说她做到了,可在明面上她们二人也不能太过。
好歹得敬着些!
“玥娘、淑华,你们可算来了,快快坐这儿来!”郑伯姜比儿媳的道行不知高多少,笑容真切到江上弦半点瞧不出什么来,任旁人如何看,都会忍不住感慨着一家子妯娌姑嫂关系当真是和谐。
赵玥没有急着过去,她是做阿婆的,不可能把什么都推给崔淑华,冲着后头跟着的江上弦招了招手,将人牵过去:“大嫂子,这就是我那未过门的儿媳,年奴,快,见过伯母。”
这些见人的基本礼仪江上弦自然是学过的,流程门清儿!
行了礼后便乖巧的站在原地,等着收见面礼。
果然,郑伯姜看着她满脸俱是满意和高兴,一迭声的说好:“是个好孩子,瞧着就是有福气的,快,将我预备好的东西拿出来!”
一旁当背景板的婢女立刻上前奉上一个锦盒跪在地上打开,郑伯姜看了一眼确认没错后对着江上弦笑道:“自打九郎来信说是在长安与一个小娘子情投意合要成亲,我啊就准备起来了,这还是我当年出嫁之时,阿娘特特寻来的,你瞧瞧可是喜欢?”
听其说话的腔调、观其面上慈和的笑容,若是换个傻的来还真以为这是个好的,可江上弦却是听出来了,这位是内里藏奸的主儿。
自古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不过短短半句话就把崔辩叙自己在外头与小娘子私定终身这事儿给揭了出来,这儿坐的哪个不是人精,一听就知道她在说什么。
其实吧,年轻郎君在外头偶然见到某个小娘子一见钟情,回家说与长辈们听,而后上门提亲之事在这时候也是常有的事儿。
可人家都是见了一面,顶多也就说几句话的事儿。
郑伯姜这话说的不清不楚,什么叫情投意合?
见一面就能两人双双情投意合?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无媒苟合么?
好在这点不疼不痒的话对小江来说压根不算什么,现代人的恋爱观和古代人到底是不一样的,换成古代闺秀这一句话没准就能得人无地自容。
可江上弦别说生气,她连不高兴都没有一点。
搬把凳子去村口老头老太太的聚集地坐一坐,那话又脏又黄,能听到的不知比这难听多少!
赵玥听出来哪里有点不对劲,可她没听出来具体是什么不对劲,瞅了瞅崔淑华试图寻求场内帮助。
察觉到她的目光崔淑华简直想翻白眼了,这嫂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光长年龄不长脑子,半点长进都没有,她是亲阿婆不出来说话,看她做什么?
可看看一旁的江上弦正眨巴着眼睛询问她们二人这东西她是接还是不接呢,只得冲着扶清给了个眼神,后者立刻上前接过锦盒:“还不谢谢你伯母怜爱?”
江上弦道了谢这才看向扶清手里的锦盒,里头是一对和田玉,观其色温润内敛,上头隐隐散发着光泽,原先小江没有接触过这些金玉首饰,可如今她自己的好东西就有不少,也算是有了些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