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牙下牙,都不是牙吗?怎么还有下齿?”李峰良真是见人就想怼。
“牙齿牙齿,牙在前说明在上牙,齿在后说明为下齿,合起来称为牙齿,古人的字词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李良康面无表情的说。
“康爷,你不用理这个臭小子,我是下齿痛,右边。康爷,能不能帮我扎几针?”李峰成说。
李良康看了看李峰成的舌头,中焦舌红苔黄,右关脉浮数。
走到里面,拿出医用袋,要李峰成做好,拿出一根三棱针,在李峰成右足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旁o。1寸处快速点刺,挤出几滴血。
在李峰成吸气时,快速进针刺入足背,第2第3趾之间缝纹端赤白肉际处,针尖以45度角斜向足背方向,找到针下病灶,逆时针捻转6下,上提针体数秒。
在李峰成呼气时慢慢边摇动针体边出针,不按针孔。
李峰成说:“康爷,你太厉害了,我牙齿已经不痛了。”
李良康还是面无表情的说:“如果是刚痛,只需要一二针即可针出病愈,你这个反反复复很久,久病必虚,还是多扎几针吧。”
在李峰成呼气时,李良康慢慢在其左脚足内侧缘,足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进针,针尖向足跟方向45度,针刺进入骨下,找到针下病灶点,顺时针捻转9下,稍微往下按整体数秒。
在李峰成吸气时快速拔针,迅速按压针孔。
李峰良笑嘻嘻的问:“康爷,我哥牙痛,你却扎脚,双侧扎的方法大不一样,反正现在无事可做,能不能讲讲你为什么要怎么做?”
李良康看了看李衡正那边,对着李峰良说:“古中医并没有说哪里痛治哪里,反而明确说了,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经典有记载:
《灵枢。官针篇。第七》曰: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李峰良又问:“那你一下子反着捻转针,一下子顺着捻针,这些又是为什么?”
“这个我都知道,是补泻手法的一种。康爷,是这样的吧?”李亮也来了兴致。
李良康点了点头说:“是一种补泻手法,他这个是胃强脾弱。
强则泻其子,泻胃经子穴厉兑,刺血也是泻,厉兑属金,土生金,土为金之母,荥主热,内庭是胃经的荥穴,又主治牙齿痛,用泻法针刺,一穴多用,自然事半功倍。
有歌诀曰:内庭次趾外,是属阳明胃,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咽痛风瘾疹,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着便惺惺。
弱则补其母,用补法针刺脾经的母穴,或原穴皆可。。。。。。”
几个人边吃边聊,不到十分钟就吃光了锅里的东西,虽然那个大兜萝卜单独煮,猪都不吃。
这种猪都不喜欢吃的食物,实在是又苦又涩,也没有什么营养,吃多了更容易肚饿,刮油水比较厉害。
李峰良戏谑的看着李衡正说:“这个大兜萝卜你家的猪会吃吗?”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