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得不承认,刘能的这种治国之法的确非常适合他们大汉现在的局面。
刘禅不愿意治国,那就交给愿意治国的人去掌握权力,他刘禅自己就做个象征就好了。
而愿意治国的人掌握权力了,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对于他们这些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人也来说也是好事,而且刘能都说了,可以规定一个任期,任期之内可以安枕无忧,一直掌握治国的权力,然后光荣致仕,交给下一任掌权之人,这对于国内矛盾的压制和处理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其实有的时候国内的矛盾只是在某个时间段内比较尖锐,过了这段时间,也许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掌权之人也可以有时间调整。
没想到刘能却是继续说道:“而且这种治国之法在后世,也曾经催生出一个比大汉疆域最大时候版图还要大上三分之一的国家,他们号称日不落帝国,国土之大,只要是在他们帝国领土的版图上,就不会有太阳落下的时候。”
“而这只是在他们帝国的版图上,如果算上势力范围的话,更是要翻上一倍。”
“我们后世,几乎所有国家想要互相交流,最方便的选择就是日不落帝国的语言。”
刘能至今还记得,他在某抖上看过的一张照片,那是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次阅舰式。
即便是在那个帝国衰落的时候,他们的阅舰式也宏大无比,数量多到布满了整片海域,放眼看去,密密麻麻全部都是帝国的军舰,向全世界宣告帝国的余晖不容挑衅。
当然,也是从那次阅舰式之后,日不落帝国就开始了无可抑制的衰落,最终沦为了曾经小弟的小弟,但是昔日那种可以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世界的豪气,也仍然让人向往。
要知道,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就只有两个国家有勇气直面全世界,其中一个是刚建国时候的兔子,另外一个就是巅峰时期的日不落帝国。
诸葛亮却是有些不信,出声质疑道:“只是一个治国之法就能给整个国家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这种事情不大可能吧?”
刘能迟疑了一下说道:“正常情况下的确不可能,但是丞相你必须要承认,一个人如果能够被皇帝和群臣都认可,那就证明这个人绝对是够聪明的,没人会选择一个傻子来治理国家。”
“而一个足够聪明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做什么傻事的,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做的都会是正确的事儿,掌权者做正确的事情,会给国家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吗?”
“要知道,日不落帝国最初的军舰只有五艘,但是等他的继承者登基的时候,日不落帝国已经拥有了三十八艘军舰了,最巅峰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实力可以直接面对第二和第三强国家联手进攻。”
“而且他们还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让他们的实力几乎是每过几年就可以翻倍增长,像是武帝那会儿的匈奴,如果大汉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话,那整个草原都将被大汉予取予夺,这里面也有君主立宪制度的功劳。”
“毕竟一位首相想要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就必须给所有人好处,工业革命就可以做到,而帝王专制的话首要追求的就是天下的稳定,任何对于稳定有阻碍的事物都会直接被帝王销毁,不会容忍这种事物持续下去。”
“这倒也是。”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很认可这种被称为君主立宪的制度。
刘能继续说道:“而且君主立宪还有个好处。”
“哦?还有什么好处?”诸葛亮立刻问道。
刘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始皇帝梦想的万年帝国,可以实现了。”
诸葛亮愣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哈哈大笑起来。
的确,一个不掌权的皇帝,是不会有人去推翻他的,毕竟推翻了他,除了对首相有好处,对于其他所有人都没有什么好处,诸葛亮相信,但凡是一个明智的人,都可以轻松看出这一点。
曹丕之所以篡汉,那也是因为汉献帝刘协长期被当做傀儡,手里没有一星半点的权力,曹丕篡了他的皇位,其他人也能得到足够大的好处,否则曹操在世的时候早就篡位了,哪里还轮得到曹丕去篡。
就在诸葛亮哈哈大笑的时候,一个侍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微微躬身举过头顶,轻声说道:“丞相,陛下命下官将黄皓的人头送给丞相观瞧。”
诸葛亮随意扫了一眼,淡淡问道:“陛下呢?”
侍卫回答:“陛下心情不好,感觉身体疲乏,先回后宫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