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二十分的时候牛车到达了营前县,众人纷纷下车,子月和另外几个去邮局的知青一起,寄完信后,子月便跟他们分开了。
她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逛,比较自由。
营前县看起来确实没有昨天她们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个营水县热闹,不过该有的也都有。
供销社,邮局,政府大院,屠宰场,电影院,照相馆,国营饭店,公办旅馆,县医院,废品收购站……
灰墙灰瓦,一切看起来都是灰扑扑的,一股老照片的形象扑面而来,街边的青石板路处处彰显着岁月的痕迹。
每隔不远处,还能看到墙上写着的不同的标语——
备战,备荒,为人民。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以革命的名义,前进。
人民有义务保家卫国。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奋斗。
……
每一言,每一句,都深深地体现出了这个年代的生活特色。
之前两天她总是来去匆匆,并没有认真的去看看这个时代。
现在,她静下心来,走近它,观看它,感受它,这个时代自然也有它别样的魅力。
与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与功利主义完全不同,这个时代的人们大都思想纯朴,没有杂念。
大多数人虽然物质生活上比较匮乏,但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却异常饱满。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变革的年代。
中午,子月依旧选择在国营饭店吃饭。
要了一份粉蒸肉,一份油渣卷心菜,一碗米饭,一份西红柿鸡蛋汤。
子月去供销社买了个竹编的小背篓,然后买了两斤鸡蛋糕,一份绿豆糕,一份红枣糕。
又去买了两斤肉,五斤米,五斤面。
买完东西,就又去了国营饭店打包饭菜,一份榨菜肉片,一份红烧肉,一份粉蒸肉,分别装在了自己包里自带的三个饭盒里。
将米,面,饭盒,肉,糕点,都整整齐齐的放进了背篓里,当然了这几个饭盒其实都是空的,装了菜的饭盒早就已经进了她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