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女帝成为逆徒阅读 > 第23章 流民便是劳动力人才宋应星(第1页)

第23章 流民便是劳动力人才宋应星(第1页)

留下,

成了流民的主旋律。

一个人三亩地,亩产三石,每个人一年便是九石粮食。

一天两顿,每顿一斤白饭的话,刚好够吃一年。

王守仁在汴梁城下施粥的时候掺沙子,是为了不让地痞流氓们蹭饭,然后让快饿死的平民稍微垫垫肚子,省得噎死。

然后再用白粥为诱饵将百姓往南引诱。

饥肠辘辘的平民走不远,

所以第一站就设在往南十里处,这里每人分到一碗浓稠的白粥,恢复下体力,平民便有力气前往下一站。

下一站二十里,

但有着白饭的诱惑,咬咬牙终究还是能走到的。

人都是有贪欲的。

吃了白饭,就想要更多。

这时候,让他们来到田地里,

告诉他们,在这里,没有人再来层层盘剥,你可以自食其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比起直接施粥,王守仁选择给他们希望。

只要有希望,人就能坚持下去。

虽然,路上仍然会饿死、冻死不少人。

可比起无序的施粥,这样做,反而能让绝大部分人活下来并且投入生产当中。

三亩地是王守仁计算过,若无天灾人祸影响,人能活下来的较低需求。

起初王守仁提议的是五亩到十亩地。

十万人至多分走一百万亩,剩下的二百余万亩地可以分给有功将士。

不过这被陆远否决了。

如果分的土地太多,人就会变得贪婪不懂得珍惜,也不会寻找其他营生。

陆远接收这十万难民可不是平白接收的。

而是为了将这十万难民转化为劳动力!

这个年代人口结构以农民占绝对主体,工人几乎少的可怜,只能从零开始培养。

有了劳动力,

陆远最先要办的便是纺织工场。

至于原因嘛。。。

一来,衣食住行,衣服为何居于首位,那是因为这个年代做一件衣服是很贵的。

对于贫民来说,一家人就那么一两件破衣服,对不是一个人,是一家人!

谁出门谁穿衣服,不出门的躲被窝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