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关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城墙上,为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雄关增添了几分宁静。
然而,在这宁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丝丝紧张的气息。
薛仁贵、薛丁山等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商讨着应对西凉军的下一步策略。
“杨潘虽上次在空城计中吃了亏,但他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卷土重来。”
薛仁贵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
薛丁山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
“父帅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寒江关危矣。”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时,帐帘突然被掀开,一名年轻将领大步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薛应龙,他身姿矫健,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果敢。
“各位将军,末将有一计,或许可破杨潘。”
薛仁贵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期许:
“应龙,你有何计?但说无妨。”
薛应龙清了清嗓子:
“杨潘此人,生性自负且多疑。
我们可利用他这一弱点,先派人假意投降,取得他的信任,然后再里应外合,将他一举擒获。”
薛丁山听后,微微皱眉:
“此计虽妙,但派谁去假意投降呢?杨潘老奸巨猾,轻易不会相信他人。”
薛应龙微微一笑,自信地说:
“父亲,就让末将去吧。末将有把握取得杨潘的信任。”
众人听后,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樊梨花秀眉微蹙:
“应龙,此去危险重重,你可要想清楚。”
薛应龙坚定地点点头:
“母亲,末将明白其中利害。但为了寒江关,为了大唐的安宁,末将万死不辞。”
薛仁贵看着薛应龙坚定的眼神,心中暗自欣慰。
他微微点头:
“好,应龙,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便准你前去。但你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
于是,薛应龙开始精心筹备起来。
他挑选了几名同样机灵且忠诚的士兵,一同乔装打扮,准备前往西凉军营地。
临行前,薛丁山紧紧握住薛应龙的手,语重心长:
“应龙,此去务必小心。若有危险,立刻撤回,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薛应龙用力地点点头:
“父亲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薛应龙等人离开寒江关后,一路朝着西凉军营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