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眠春山朽月十五 > 第135节(第1页)

第135节(第1页)

&esp;&esp;边集的东西很便宜,一块砖茶能买很多。

&esp;&esp;比如吉雅手上拿的一个大罐子,她没拆开,“这一闻就知道是藏族那边的生牛肉酱,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esp;&esp;反正吉雅讨厌极了,那种猩红的色泽,不知道加了什么藏药的扑鼻气味,吃下一口肚子里跟有一团火在烤。

&esp;&esp;姜青禾对民族风味的东西很能接受,她盘腿坐在地板上,兴冲冲地拆开,用勺子刮了一点,然后长长的呼气,默默地将罐子推远了点。

&esp;&esp;啊,好烈好麻,不适合她。

&esp;&esp;吉雅又递给她一小壶酒,“这个你尝尝,藏族的黄酒,他们叫帮羌。”

&esp;&esp;姜青禾并不爱喝酒,不管是现代的米酒、啤酒,又或者是这里的黄米酒等,黄酒就更不爱喝了,总觉得有股异样的酸。

&esp;&esp;她硬着头皮喝了口,咂摸了一下,刚开头酸,后面品着有点甜,口感挺好。

&esp;&esp;但她没那么喜欢,想着徐祯应该爱吃。

&esp;&esp;她不知道去采买的人,是不是每样都买了些回来,她和吉雅坐在这里从天还亮着翻到夕阳西下,才大概翻完。

&esp;&esp;除了有皮子、地毯外,一大批来自藏族的红米、野生花的蜂蜜,很香,比洋槐蜜还要香,皮薄果大的核桃等,甚至还有藏族妇女穿的嘎落鞋,一种黑底白鞋面红羊毛做边的鞋子。

&esp;&esp;当然这些东西姜青禾看过后,她被这份心意感动外,另一样东西,让她觉得在继蒙古包之后,又觉得被珍重,想要落泪。

&esp;&esp;是一套正宗的蒙古族服饰。

&esp;&esp;牧民们自己穿的都是那种简略的衣裳,男人基本穿棕的肥大长袍,没有太多的装饰,女人大多只深蓝耐脏的颜色,头帕会花俏一点,首饰更是没有的。

&esp;&esp;偶尔会穿颜色鲜艳的正装,比如在祭敖包的时候。

&esp;&esp;而她们则给她备了天蓝色,带点缎面的蒙古外袍,这种外面短领子的褂子,里面配的是一件偏草绿色的衣裳,这种扣上疙瘩扣后,就不用另外再系腰带。

&esp;&esp;另有一顶冬天带的帽子,是圆锥形带皮毛的帽子,还有靴子。

&esp;&esp;姜青禾拆到这整套衣裳愣住,她被吉雅推着上前,“你快些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esp;&esp;蒙古袍子基本上很难不合身,它很宽大又友好,能容纳大部分的体型。

&esp;&esp;这是姜青禾丰实的秋天

&esp;&esp;毛家庄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庄稼很难存活并长好,只有高粱,皮实,耐旱耐盐碱。

&esp;&esp;所以他们的庄子里有成片的高粱地,高粱杆架起来的垛子,在每个窑洞门前堆成山包。

&esp;&esp;带灰布头巾的老大娘颤巍巍地拄着拐问,“恁只收高粱秸阿,收去做啥啊,做仰尘裱糊的杆子,还是说做笤帚阿?”

&esp;&esp;在她的认知里,高粱杆最多当柴烧,也有拿来裱糊屋顶天花板,又或是绑了做笤帚扫地。

&esp;&esp;“问啥问啥子,你个多嘴婆娘,”旁边老汉瞪她,可那黝黑的脸庞转眼挂上笑,露出一口豁牙,弓背搓着手,生怕说错话。

&esp;&esp;老汉看着来收高粱杆的这群人,一瞅就是吃得好喝得好,脸没瘦得凹进去,力气也足。身上穿的是靛青的衣裳,牵来的牛和骡子膘肥体壮,瞧着半点病气也无,体面极了。

&esp;&esp;不像他们庄子里的人,黑干憔瘦,似骨架支棱棱立起来的,没半些精气神,庄子仅有几头骡子吃不到好料,也瘦得皮包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