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奉孝,元让秒才,是否还在生我的气?&rdo;见程昱尔等安排已经妥当,曹操没有继续下一步的议题,却反而问起郭嘉别的事来。
&ldo;主公,这…&rdo;郭嘉有心想要说几句掩饰的话,无奈自己的心中也满是愧疚,因此想好的话到了嘴边,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ldo;罢了,待此战过后,我在回去和他们二人好好谈谈吧。&rdo;这夏侯渊和夏侯惇的心情,曹操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事要是换了他自己去当这二人的身份,也不能不气。
就在此战之前,曹操便招来麾下文臣武将,和大伙说出要趁武安国和凉军交战之际,趁机出兵突袭北地的意思。听了曹操的话后,最吃惊的就莫过于夏侯渊和夏侯惇两兄弟了,毕竟夏侯渊的女儿才和武安国手下的大将张飞结成姻亲没多久,这马上就去出兵去偷袭自己女婿和侄女婿的主公,这无论如何,都是让夏侯兄弟难以接受。
也因为这样,今晚平原之战,夏侯兄弟纷纷&lso;称病&rso;在家修养。而曹操带来的,便只有曹仁,曹纯,以及乐进李典四将了。不过曹操的心里,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苦衷?要不是袁术那边给出的消息,曹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走到和武安国敌对这一步的。
&ldo;主公,时辰已到!&rdo;就在曹操还在独自地胡思乱想之际,耳边却传来了曹洪的声音。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一众将士,曹操那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也开始逐渐地变得坚毅了起来:
&ldo;全军听令,即刻出发!&rdo;
第二百零七章互谋之夜
ps:今天晚上有事外出了,呵呵,送上周四第二更
由于此时曹操和武安国名义上还是盟友,因此若是大举调动兵马的话,必然会引起武安国的怀疑和猜测。所说如今武安国的大军如今正在官渡和凉军作战,但曹操和郭嘉都无法保证,若是当真让武安国提早知道此事的话,这位名动天下的&lso;神将侯&rso;,不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来。
在曹操的一声令下,身后的三千骑兵当即便各自翻身上马,各自那好兵器,随即便紧跟着曹操和曹仁几将,向着平原飞奔而去。就这一支骑兵,还是曹操今晚连夜运过对岸的。而此时此刻的泰山郡之中,负责荀彧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只待曹操占得平原县,便会立马启程渡河,从而和曹操会师,以便继续攻打冀州之地。
虽然根据城内探子的回报,这平原县的守军,至少有五千人。不过曹操却绝对相信,只要不是需要他强行攻城,这三千骑兵,便足以完胜平原县的守军。而这一份自信的来源,自然便是来自予曹操身后的这一支骑兵的名称‐‐&lso;虎豹骑&rso;!
无论是&lso;今生还是前生&rso;,这曹操麾下的虎豹骑,都可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精制的兵器战甲,从北方选购而来的优良战马,再加上从军中经过层层挑选而来的精锐中的精锐士兵,虎豹骑的实力,可见一斑!在虎豹骑之中,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士兵,都足以对付寻常的数倍以上的敌人。由此可见,这三千虎豹骑所蕴含的,到底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了。
三千黑甲虎豹骑便犹如黑夜中的幽灵一般,在无声无息地快速接近着平原县。而此时此刻,平原县那低矮城楼上的士兵,却是无一丝的警觉,依然在慢慢悠悠地在矮墙之上来回的巡视着。而就在此时,从平原县的另一边之外,却忽然有一枝响箭飞起,顿时便把所有矮墙上尔等士兵的吸引力,都给引到响箭飞起之处去了。
当然,这也是郭嘉的计策之一:在别处施放信号,一来可以通知城内细作行动;二来也可以引开自己这边守兵的注意力,可谓是一举两得。果然,随着响箭的响起,不少原本应该在北门的士兵,都纷纷把头扭过去另一边察看,而随着响箭的响起,城中原本的平静,也终于被完全地打破了。
&ldo;走水啦!走水啦!&rdo;就在响箭飞起不久,平原县中便有几家原本住满商旅的旅店,&lso;忽然地&rso;着起火来,不禁如此,在街上&lso;闹事&rso;的人,也忽然地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似乎只是在一瞬之间,原本还是&lso;和谐社会&rso;的平原县,便一下成了&lso;暴乱之城&rso;了。
城门之处,原本是有数名士兵在此守夜的。不过此时此刻,这几位&lso;尽忠职守&rso;的士兵,早已一个个地瘫倒在了地上,全部都已陷入人事不知的状态了。而就在这些瘫倒的士兵身旁,却有着数位&lso;从远方而来的商贾旅人&rso;,正在一点点地把平原县的北方城门,给逐渐地打了开来。
&ldo;主公,县内之人已然得手矣!&rdo;眼见城门已经被慢慢打开,已经快要到达城门的曹操等人,都不禁脸露喜色。
&ldo;好,全军听令,加速前进!&rdo;眼见胜利就在前方,曹操当即便下令全军加速进城。以虎豹骑的速度,本来就已经是非常的快,再加上曹操的令下,这虎豹骑更是人人奋勇上前,不一会儿,曹操便已带着三千虎豹骑,开进了平原县之中。
&ldo;主公,小的已奉命打开城门,如今特来迎接主公。&rdo;就在曹操方才进城之际,几名&lso;商旅&rso;便已来到曹操大军前,对着曹操说道。
&ldo;嗯,尔等快在前边带路,我等要即刻击溃此地守军,好尽收此城!&rdo;见和原来计划一般,曹操也就安下心来,命前面几人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