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刻在石碑、门楣和其它石质建筑上的都由雕刻下的文字和符号所构成。当年斯蒂芬
斯凝视着这些神秘的符号,问道,&ldo;谁能读懂它们呢?&rdo;,但他还是相信,总有一天,
总有人会破译这已经失传的文字。
第一批研究玛雅文字的碑文学家们把它当成象形文字来研究,每一个雕刻下的文字
都代表一个物体、概念或数字。学者们首先试图破译玛雅人的数字系统,结果令人振奋:
玛雅人是造诣很高的数学家,其数字系统里包括有零,其使用时间竟早于阿拉伯人好几
个世纪。作为非常熟练的天文学家和计时专家,玛雅人相信时间是反复循环的。他们发
明完善了详尽严密的日历来计算太阳历的季节和神的圣年。
到了20世纪中叶,研究人员们逐渐为玛雅人塑造出一个雏型:一个集数学家、天文
学家和祭师为一身,井带有哲理性的民族,他们对于计算时间的流逝和观察星相特别地
感兴趣。许多考古学家相信,那些正处于破译过程之中的玛雅雕刻文字肯定与历法、天
文和宗教有关系。
俄国学者余里&iddot;罗索夫于本世纪50年代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研究玛雅文字,引
起了玛雅碑文研究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罗索夫提出玛雅文字和古埃及、中国的文字一样,
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换句后来讲,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它
的发音。在罗索夫突破性研究的启发下,碑文研究工作者地不惜余力开始给雕刻文字找
配对的音标。他们利用了16世纪兰达所做的记录,这些记录在19世纪中叶又被重新发现,
其中包含不少有关玛雅文字发音的信息。
另一位出生于俄国,现在美国工作的学者塔约娜&iddot;普罗斯科拉亚科夫在1960年有了
另一个突破。在研究玛雅文字期间,她意识到许多文字中都含有固定的时间段,相隔大
约56年到64年‐‐这不是玛雅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吗?于是她做出结论,玛雅文字里写的
不是宗教,而是历史;记录下来的是皇族人员的诞生、统治、死亡及其战争。人们第一
次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玛雅文字,它记录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的故事。古玛雅的历史突然
间变得有了特定的意义,讲述了统治者和皇族生平的事迹,他们怎样被命名、他们的生
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