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道医有用吗 > 第196章 人要顺应天意(第1页)

第196章 人要顺应天意(第1页)

丁爱玲和张姨就这样一直在东莞居住到了农历的十二月十六,按公历计的话就是2001年元月10号。

不知不觉间,她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二十个日夜。然而当一凡送别她们的时候,天空被一片乌云笼罩,阴沉得让人感到压抑,犹如一凡的心。

从前晚开始,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未曾停歇,雨滴不断地敲打着窗户,发出清脆而又单调的声响,路上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行人们纷纷撑起雨伞或者穿上雨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与以往不同的是,往年丁爱玲返回新加坡通常都会等到过了腊月十八之后,但今年不知为何竟然提前了,或许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她们回去处理吧?亦或是其他的原因促使她提前了行程。总之,这个决定显得有些突然,让一凡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和担忧。

在她们即将离开东莞的前一夜,张姨与一凡相对而坐,两人来了一次长谈。

谈话的核心便是围绕着丁爱玲腹中那个尚未降生的小生命未来的归属问题。

张姨表情严肃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她坚定地表示,这个孩子在出生以后,一定要跟随母亲丁爱玲的姓氏。

张姨之所以如此坚持,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户籍问题。

据张姨所言,如果孩子能够拥有新加坡国籍,那么他将享受到一系列优厚的待遇。无论是日后接受教育、步入职场还是享受社会福利方面,都会比在中国更具优势,即使以后年老之时,依然可以依靠国家发放的津贴补助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一凡也知道张姨说的是实情,就是以后,自己不能给丁爱玲婚姻,假若让丁爱玲孤独地生活在新加坡,自己心里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她能找到如意的接盘侠吗?

张姨说,这个问题不用一凡考虑,孩子自己会带,丁爱玲仍然是单身一人,如果真的认为有必要找一个人结婚,那是丁爱玲的事,孩子不会成为她的负担。

一凡很无语,如果按照张姨话的推理下去,孩子将是一个孤儿,将由外公外婆带大,跟丁爱玲无关,也跟一凡无关,孩子就成了丁先生和张姨认养的人,如果丁爱玲以后要结婚,孩子是不会跟着自己母亲的。

一凡觉得张姨的心真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地实现她的梦想,自己现在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如果孩子过得好还行,万一丁先生家道败落,孩子最终还不是会成为无依无靠的人?以后的事一凡不敢去想。

不过张姨有一句话还是多多少少给了一凡安慰。

张姨说,等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她会把孩子送到原来张姨曾经生活过的道观,从小接受道教,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她要孩子真正的成为人之龙凤,从小就锻炼,长大之后才能去担重任,自己还年轻,二十年后自己才七十多,还有能力去扶持自己的外孙。

一凡说不过她,也就默认了她的观点。

丁爱玲走了,看到她挺着大肚子,一凡心里比上次送她回新加坡还难受,在她进安检门时,一凡不顾她妈在身边,抱了她很久,还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张姨看到一凡的举动,高兴的笑了,她说,这才是人间真情。

一凡知道,下次再见到丁爱玲时肯定不仅仅只有她了,身边肯定有个可爱的儿子,想到这,他又心宽了起来。

丁爱玲在东莞住了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一凡白天有时在外,但大多时间都在陪着丁爱玲俩,晚上要去迪达制药公司上班,也是完成任务后马上就回,生怕丁爱玲的妈说他不懂亊。

麦小宁的父亲因李小秋结婚请了一个星期假,一凡只好趁中午的时间去看看她,跟她解释说是丁爱玲母亲来了,很多事要求自己去做。

又进入了农历的年底,出完下次货之后,大家也就回家过年了,关键的十天时间,不仅要抓好生产,而且还要布置一系列的工作,值班的安排,员工的福利,明年开工的准备等等。

一凡今年不知道到底在哪过年好,梁丽雅的父母也建议他留在中山过年,夏姨知道一凡心中的苦,跟梁丽雅的父母解释说,家中还有两位老人,不回去会让子叔们说一凡不孝,一凡也趁势说了自己的想法。

麦小宁的父亲早就准备在东莞过年,她的弟弟麦小峰前几天就回来了东莞,一凡见到他时就在那间客房,他正在电脑上打游戏,一凡也不好说他,他谁也不怕,就怕麦小宁,只要麦小宁大点声,他就乖乖就犯。

夏妮来电话说,这段时间到底在干嘛,半个多月时间不见人影,一凡都把原因推到公司年底时间忙,在赶货,工作收尾。

送走丁爱玲的那天晚上,一凡从迪达制药公司回到了附城与夏妮的家。

那晚,夏妮也没上班,久别胜新婚,夏妮见到一凡进屋,象小媳妇一样,拿着拖鞋给一凡穿上,说一凡这段时间瘦了,一凡搂着她没说话,坐到客厅沙发上说:"累死了。"

夏妮坐在一凡旁边听到他这样,举起手给一凡捶背,说一凡不爱惜身体,当老总的人了什么事都管,不累才怪呢。

坐了一会儿,夏妮叫一凡快去洗澡,说等下有好消息告诉他。

一凡知道她的好消息无非就是升职加薪,这不可能,参加工作时间太短,最有可能就是上次她写的关于食道癌方面的文章,他看破不说破,从夏妮手上接过衣服后就去了洗澡。

夏妮所说的好消息果然被一凡猜到了,夏妮要她猜猜时,一凡脱口而出,说是食道癌的论文发表了。

夏妮见一凡一下子就猜到了,说这太没意思了,一猜就准。

一凡跟她解释说,升职加薪不可能,在医院还能有其他的好消息吗?

夏妮说,她的论文得到国家级老肿瘤专家的认可,就是在实际过程中涉及的咒语和符篆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迷信,会让大部分肿瘤方面的研究者不信服,有人在评论时说道,这种论文纯粹扯蛋,是空想。

想想也是,中国的医疗都是西医当道,不要说夏妮还只是一位年轻的医生,就是很多老医生也未必知道什么是治病咒和治病符,药符。在西医中严重点的病要么就束手无策,要么就动刀子,一些老中医受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一身高超的医术,说他们是无证行医,中医的寞落就是在这样的资本操控下逐渐衰败的。

夏妮看到那些评论,心里很不服气,认为那些无理评论者知识太浅薄了,根本不懂中医的博大精深,是在污蔑中医,可现实不就是这样吗,不要说是外国人,就连自己中国人也在利益的驱使下,医院再也不是单纯的救死扶伤了。

一凡安慰夏妮要有宽广的胸怀去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并非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用事实去证明才是高明之举。

见夏妮的心慢慢平复,一凡抱着她进入两人的世界,丁爱玲的妈张姨说得好,要顺应自己心意才是人间真情,过分的束缚是违背大自然的意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