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私自考古会怎样 > 第59章(第2页)

第59章(第2页)

沅峰:&ldo;再过半个月吧?&rdo;

羊毛:&ldo;嘿,半个月还长着,反正老苟休息了,趁这几天我们俩去野外看看,兴许能找到新的古墓地!&rdo;

沅峰:&ldo;好啊,不过明天、后天肯定不行,天气预报好像说有雨哩。&rdo;

羊毛:&ldo;嗯。哪天天气好,我到你家来找你。&rdo;

沅峰:&ldo;嗯。&rdo;

聊到这,羊毛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死劲地用脚踩了几下地面,然后就告辞离开回家去了。

沅峰继续研究他的古董宝贝,直至很晚才休。

………………

接下来两三天,外面的天气也没像天气预报上说的有中雨,也不奇怪,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本来就差。大地也没有温暖的太阳照耀,是一种阴阴的朦胧天色,感觉要下雨,但他妈的只是刮寒风,搞得想出远门的人,思考是不是该带一把雨伞在身上。

沅峰依旧寻觅他的民间文物,但这几天都一无所获,甚至几次他有点鬼鬼祟祟的在各个村落游弋, 被狗追得落荒而逃,他妈的,狗眼看人低。

这一天中午,他如前几天一样,扑空的、怀着解饿的肚子正赶回家烧饭,一上午都没收到一件有点年代的东西,口袋里只有几片古瓷片。当他路过一座大水沟的时候,水沟旁边有十几位农民在忙活,农民用锄头锄捞水沟内的杂草,这样水沟就顺畅了。 大水沟两侧堆满了捞起来的烂泥草。

沅峰垫起脚从烂泥草上踩过,突然间,脚下黑色的污泥中删除一块灰白色的东西。沅峰打了一眼,知道是瓷器。于是不禁俯下身,将裹在污泥中的灰白色东西掏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形状普普通通的碗,不过,碗的一边已经缺了一个大口,大约缺了五分之一吧,是个十足的残器。

沅峰先抹掉碗表面的一层污泥,瞬间屏住了呼吸,是凑巧还是天意,他脑海里不停的旋转。(哈哈,他的大脑再怎么转悠,到头了还是转到原来的地方。)

&ldo;这位的外表特征怎么如此眼熟啊!&rdo;沅峰暗暗思忖。哦,他突然想起来了一个缘故。

于是他二话不说,将这只残缺的、沾满烂泥的碗带回了家。

到家后,立刻将碗洗掉污泥,然后一只手拿着一包麻花啃吃,另一只手拽住残碗亮在眼皮底下细细甄别。

不禁几许大惊和几许大憾。

他立即从房间内掏出那厚厚的一套博物馆的文物资料图,然后细致地查找资料图,连手上的麻花都扔到一边去了。

快速又仔细的搜寻着文物图册。终于,在某一页,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图纹。

&ldo;哦!喔靠,不会吧!&rdo;他惊讶地自言自语。

只见图册上的一只碗的形状和纹饰跟自己今天从水沟烂泥中捡到的非常相似,然而不仅仅是相似就让人如今激动罢了。说实话,图册上的碗目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虽然形状和外表的裂片纹饰都看似普通,但它是独一有二,没有三的。理由如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此碗表面的裂片绝不是哥窑瓷器一类的裂片纹饰,在此一定要区分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哥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不过了,什么金丝铁线等等。此碗的釉面裂痕轻描且淡雅,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有十几条明显的线条是从足底延生到碗沿口,这十几条裂痕之间的距离比较匀称,彼此之间又被许多密密麻麻的裂痕交错,但这交错感毫无影响那十几条裂痕的排序。碗内的釉色偏米黄色,外面偏白一点。是凑巧吗!沅峰手上的残缺碗的纹饰就是如上所述,并且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只碗的纹饰一样,一样在哪里,就是都有那十几条特别的裂痕,十几条裂痕似有排序的从足底延伸到碗口,然而仅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沅峰激动万分。最后还有一个事实的历史缘由(小说归小说,此故事是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