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虽然政绩非凡,但是打仗对外,他执着的讲究以德服人,以理对阵。幸好他治下百姓齐心,军民一家,所以才能在后世面对曹操这个疯狂的战争主义者时,屡屡创造胜迹。
刘表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也没有争雄天下的魄力。在这乱世之中,他所有的努力最终也不过是一种假象,他可以偏安一时,却阻挡不了时代的洪流,所以历史上他身死以后,荆州马上陷入了混乱当中。
对于这样一个人,我的礼数当然不能少。陈宫出发去往荆州的主城襄阳,身后跟着两大车的送礼队伍,其中尽是些汝南城我临时搜刮来的古玩珠宝之类,我让陈宫带去的信息很简单,打仗的不要,路过而已。
也就是和刘表这样讲道理的人打交道我才如此的放心,要是碰上袁绍这样的假道学,曹操那样的黑心狼,刘备似的厚黑老祖,袁术一样的疯子,我早有多远跑多远了。
乱世的生存之道是看谁最狠。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狠人,没粮的时候他可以砍了无辜的运粮官来激励士气,没水的时候他就告诉大家前方有一片梅林。最狠的是他在官渡的时候,因为没粮,军士逃亡大半,手中仅有万数来人,就这样他还带了五千人一把火烧了袁绍的乌巢,使袁绍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刘表不够狠,这是他身处乱世的悲哀。对我却是偷生的一线生机。
新野位处荆州边境交通要地。城池虽小,却因坐落于盆地中央,四周民众聚集不少,刘表在此派驻的仅有一千多兵士,不具备战斗力,只为防止流寇预备。
新野的作用有点像小沛,一个是荆州的大门,一个是徐州的大门。
新野没有重兵驻守,这是刘表故意为之。一则,新野位置不适合建筑大城要塞,难以固守,再则,刘表以此来暗示各方,他无意争霸中原。
出了汝南地界,我减慢大军的行军速度。一边等待陈宫的回信,一边调节军中出现的矛盾。
正文第十一章设计曹军
到底我仍是在逃亡。从小沛离开我是为逃离身处险地的窘境,从汝南撤离我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可是我的意图有谁能明明白白?
挺进汝南,兵不血刃占领汝南为我的军队打了一支强心剂,好象撤离小沛是让人觉得正确的决定,但是迅速的撤出汝南让很多人都觉得难以接受。
其次是我的飞骑军。我以强制的手腕将原先军中重要的将领从军队中剥离,将原有的军制打乱重整,为的就是军队的稳定与统一,避免出现令到难行的局面。可未来的形势尚不明朗,我军部队行进的方向让普通的军士摸不着头脑,军中开始出现怀疑的声音。
还有就是从汝南收编和掠夺的部队,这些家伙从小就没出过远门,刚离开汝南地界,他们就象没爹没妈没人要的孩子一样哭天喊地,好象我是个贩卖人口的无良之徒似的。
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是我无法回避的硬伤,我所积聚的力量再大,也不过是大一点的流匪,这样是无法令人认同的。
我充分发挥所知的现代化的政治优势,令人在军营中开展学习《吕布语录》,另外编著《论战略转移》,《将战斗进行到底》等众多的军事书籍,在军中传阅。
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都坚持下来了,我这小小的战略转移还不是轻而易举。
都说士气的基础是士兵的思想,我抓紧时间在军中开始了洗脑行动。
这样在军中一片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浪潮中,我们安全的到达新野城百里之外。
我命令大军停止行进,安营扎寨。在此等待陈宫的消息。
此时我有一种预感,曹操不会任由我如此顺利的完成转移。
我军的动向并不隐蔽,想瞒也瞒不了,几万人的大军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从别人眼里消失的。我的部队对别人来说或许是无法顾及,但曹操坐看袁术和刘备两虎相争,闲暇时光就琢磨找谁的麻烦,他这个战争主义者,三天不打仗就手痒的难受,我这只小绵羊正是他想吃进嘴里的,现在不一定正怎么谋划着啃我呢。
陈宫回来了,带回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刘表接到了朝廷的诏书,要他和我划清界线,要他帮助朝廷的正规平叛军消灭我这个叛匪。所以刘表告诉陈宫,他虽然识破了这是曹操的奸计,但也不能公然违抗朝廷的指示,所以他选择两不相帮,默许我军通过新野,却不能帮我抵抗即将到来的曹操大军。
曹军果然还是要来了。
在汝南他没有拦截我的军队,一是我军行动路线广阔,难以堵截,二是曹操出兵,袁术闻信必然撤兵。
如今我到了新野这无险可守的弹丸之城,后路已经被纪灵带领的五万大军所断,我除非全军投了刘表,要么就得正面和曹操的军队来次对战。
我看着眼前的地图,身边坐着陈宫和高顺,张辽在军营中指导士兵学习吕布军事理论。
&ldo;曹操此次派出的军队不会太多。他一要防止袁绍的偷袭,二要穿过宛城防线才能到这里,太多的部队会让张绣有危机感,进而出兵阻止,所以曹操这次派来的一定是精兵,人数虽少,但是足以消灭我们的精兵。&rdo;我听着陈宫的分析。
&ldo;曹操军队中能做到歼灭我军的唯有神机营。&rdo;陈宫肯定的说。
神机营和陷阵营相似,是曹操的特种部队。它和陷阵营一样擅长阵地战,只是不象陷阵营侧重短兵相接,近身搏斗。它所拥有的全是重型战争武器,包括射程超过千米的巨型机弩,可以投射火石的发石车,它就象一个活动的战争机器,可以对定向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