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说完,几个人全部陷入了沉默,最后爱丽丝说了一句:&ldo;我的上帝啊。&rdo;
&ldo;这简直是灾难性的!&rdo;约翰也忍不住说道。
汉森还是不住摇头,不肯承认:&ldo;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rdo;
戴维斯最后疑惑地说道:&ldo;日本一个只有七八千万人口的国家能够这么大的胃口?&rdo;
刘峰道:&ldo;日本早就提出了&lso;大陆政策&rso;的目标,现在又提出了&lso;大东亚共荣圈&rso;,并且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为大陆政策目标付诸行动,包括1894年的日清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他们占领了朝鲜,台湾,接着又占领中国的东北,华北江浙大部分地区,如果再拿下东南亚,只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消化掉这些地方,日本将成为亚洲的绝对的霸主。英美法荷这些国家的势力将被一扫而空。&ldo;
&ldo;日本人在做梦!&rdo;戴维斯一下字站起来,激动地说,&ldo;我将动用家族的力量来防止这个情况的发生。决不能让日本人偷袭成功。&rdo;
爱丽丝也道:&ldo;我将首先在《纽约时报》刊登证据证明多田骏是中国特种兵炸死的,然后刊登这名特种兵的介绍,以及多田骏的罪行。让刘峰家喻户晓之后,再刊登刘峰的日本将袭击美国的论断。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些。&rdo;
爱丽丝知道现在的美国孤立主义盛兴,大家都对赚钱感兴趣,但是对于参加一场战争却一点兴趣也没有。甚至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中日战争和欧洲战争关心也不是太多,可能还是对欧洲战争知道多一点。要想让刘峰在美国家喻户晓谈何容易?只能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使刘峰的论断得到广泛的关注。而这只是广泛的关注,要让美国人相信日本会袭击美国,那就更难了。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会像他们刚开始那样对刘峰的话嗤之以鼻。认为是无稽之谈。
第一百零三章各方面的反应
刘峰的第一次与这些人的谈话取得了很大进展,至少让他们大部分人都相信了日本人是有实力有动机也是有可能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并且后续的战争将是日本占领东南亚。
这些人都会各自把这个消息通过自己的渠道传回国内。至少戴维斯和约翰以及爱丽丝会很重视这件事情。而汉森的祖国已经战败了,他对贝当的维希政府失望透顶,因此天天在租界里酗酒打架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所以只有他根本没有把刘峰的话当一回事。
而戴维斯当天就给家族发了一封超长的电报,详细说明了和刘峰交友谈话的经过,把刘峰的分析一个字不少地都发了过去。最后还加上了自己的判断,他觉得这很有可能。家族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政府和军方提出一份报告,战略研究报告。不要让自己的祖国受到这样袭击。戴维斯这样想是以一个爱国者的身份去考虑问题的。
但是杜邦家族的掌门人科普兰在收到戴维斯这名家族成员的电报之后,先是嗤之以鼻,然后又拿起来看了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利用一下。他命令手下立刻根据这份电报炮制出一份战略研究报告,然后成立了一个战略研究所,分别把这份报告以杜邦家族战略研究所的名义提供给军方和政府。
这样即使没有发生日本袭击美国的事情,也没什么,只是一份报告而已。但是如果一旦不幸发生了,那么家族将立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家族的生意将上一个台阶。
约翰也在第一时间把刘峰的事情用电报发回了汉密尔家族。汉密尔家族在英国排名并不靠前,也就是十几二十名之列,并不属于顶尖的家族。不过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们研究了这份电报,然后也像杜邦家族的掌门人科普兰一样觉得可以利用一下,也炮制了一份战略研究报告递交给政府和军方。
而《纽约时报》掌门人索尔兹伯格在收到女儿长达几十页纸的电报之后,严谨的风格,让他决定等女儿把那些作为证据的照片寄过来再说。他不仅对女儿所说的日本会袭击珍珠港不相信,而且对刘峰刺杀了多田骏也不相信,更不相信所谓的刘峰那些神奇的故事。他要办的是一份严谨的报纸,绝对不能依靠道听途说就写成新闻。
如果女儿所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当然是扩大《纽约时报》发行量的好机会。光是刘峰这个英雄事迹连载就能让报纸销量翻番。美国人可就是喜欢这样的个人英雄啊。这一切都得等到女儿的照片到了再说。
美国白宫,一份杜邦战略研究所送来的战略研究报告板载罗斯福总统的办工作上。
罗斯福总统仔细地翻阅了这份报告。杜邦家族还是很有能量的,这份报告辗转了好几个部门,最后还是到了总统的办公桌上。让美国总统看到了。
罗斯福合上了报告,闭目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拿起了电话:&ldo;请白宫办公厅主任来一趟。&rdo;
等主任站在他面前时,罗斯福把报告交给他说道:&ldo;这份报告写得不错,请交给军方评估一下可能性有多大,另外杜邦战略研究所是怎么回事?&rdo;
&ldo;杜邦战略研究所是今年才成立的一个杜邦公司研究全球战略态势的研究所,由于这份报告很重要,所以杜邦公司的老大科普兰就给我们和军方各一份。&rdo;主任回答道。
&ldo;嗯,以后请让杜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都给白宫做一个备份。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报告,甚至比白宫的顾问们做的报告更有见地。&rdo;罗斯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