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政府对日德意宣战,但是在整个战争期间,日德意却没有向中国宣战。这不是因为日德意对中国不屑一顾,而是因为当时中华大地上有四个政府‐‐重庆的国民政府、延安的gcd政府、南京的伪汪政府和东北的伪满洲政府。
重庆和延安加入了同盟国与轴心国作战,而伪汪和伪满洲政府加入了轴心国与同盟国作战。几乎在同一时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同时接到了中国的政府对他们的宣战书。伪汪伪满洲对同盟国宣战,而重庆和延安对轴心国宣战。
日德意轴心国承认伪汪和伪满洲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和延安政府,而美英同盟国承认重庆政府,不承认伪汪和伪满洲政府,所以同盟国没有对伪汪伪满洲宣战,而轴心国也没有对重庆和延安宣战。
这就导致了一个二战史上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大地上的政府对世界几乎所有数得上的国家宣战了,而没有一个国家对中国宣战。想想真是可笑,可悲,可叹。
‐‐‐‐‐‐‐‐‐‐‐‐‐‐‐‐‐‐‐‐‐‐‐‐
由于此章大部分是资料和对资料的评述,所以此章免费。
第一百七十四章《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签订
蒋介石刚刚搞定了宣战的事宜,美国总统亲自打电报给蒋介石,要求中国的情报与美国共享。
原来在罗斯福总统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的时候,立刻想到了国民政府曾经两次提醒美国日本将袭击珍珠港。最近一次近在眼前,然而由于军方的傲慢,对罗斯福多次要求军方的评估不屑一顾,每次做出的结论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结果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却束手无策,损失惨重。
罗斯福现在对中国的情报机构能够在大半年前就判断出日本将要袭击美国,并且在袭击就要发生前几天向美国提出警告,这样的情报机构确实是美国的情报机构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他立刻要求与中国做情报共享。为此付出什么代价都值得。
蒋介石在接到罗斯福的电报之后,与戴笠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接受美国的要求,反正中国的情报实际上并不比美国先进多少,重要的是中国有刘峰这样一个先知般的人物。蒋介石当然不会把刘峰交出去,即使告诉这一切都是刘峰的预测,罗斯福也不会相信的。反正双方都不会把情报来源透露给对方,所以只要共享情报就可以了。这样中国不会损失什么,反而会得到美国的情报呢。
当然蒋介石趁此机会狮子大开口,向美国索要大量的援助。而现在美国已经加入了战团,中国是美国的盟国。要彻底打败日本,自然不能让中国倒下了。美国需要中国拖住日本几百万军队,然后美国的海军尽快缓过劲来,所以现阶段加大对中国的援助,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缅甸的滇缅公路的地位就越发重要起来。这将成为中国接受外援的唯一一条输血线。
而中英两国共同防御滇缅公路的谈判居然谈了快一年了,还没有定下来。中英两国从历史上看矛盾重重。从二次鸦片战争,英国都是首当其冲;八国联军,英国虽然不是主力,但是也是首要份子;中日甲午战争,英国更是成为了日本的盟国。甚至很长时间内连中国人的海关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加上香港和英国租界问题,中国人要是对英国人有好感那就是怪事情了。
但是现阶段,这两个矛盾重重的国家则必须要走到一起。缅甸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而中国人的大血管滇缅公路则在缅甸,这就要求两国必须尽快结成同盟。所以罗斯福亲自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蒋介石同时发电报,要求他们尽快结束谈判,达成协议。
在罗斯福的调停下,中英两国在1941年12月23日终于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为军事同盟。
然而由于英国的傲慢,对中国军队的轻视,以及害怕中国人侵占了英国人在缅甸的殖民利益,所以迟迟不让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已经组建的中国远征军三个军包括刘峰的特战大队全部驻扎在云南,始终不能进入缅甸。
杜邦战略研究所由于多次准确的预测,现在已经成为全美国最为知名的战略研究所了。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委托它研究很多项目,杜邦研究所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为庞大和功能最为齐全的研究所了。
杜邦公司在半年前就开始做日美宣战的准备工作,现在美国正式加入二战,杜邦公司立刻成为了美国政府最大的供应商,因为只有它能够立刻拿出巨量的战略物资。这个利益立刻就让杜邦公司成为全美国乃至于全世界最庞大的公司之一。
这让戴维斯一下子在家族中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戴维斯投桃报李,对刘峰购买军火药品的要求做得一丝不苟,非常上心。而且根本没有去用刘峰在美国股市上的钱。这算是杜邦家族对刘峰的感谢吧,也是杜邦家族拉拢住刘峰,希望他继续提供预测的手段。
刘峰要求的物资居然在一个半月之内就运到了缅甸,并且由于杜邦公司的全力支持,甚至动用了美国政府的力量,使得这批物资在半个月内运到了云南刘峰手上。
而美国股市凡是与战争有关的股票全部大幅飙升,很快刘峰和国民政府投下去的几千万美元如吹气球一般膨胀成为了二亿美元。由于戴维斯并没有动用这钱,刘峰的资产并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