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承恩,片刻不停,杨宁立即召集众人入殿商议。
&ldo;参见总教头!您回来我总算放下心了。大将军连夜赶回报信,可需要稍作休息再听报吗?&rdo;一个身穿文官朝服的人上前来,显然方才一直在殿内。
&ldo;辛苦是自然的,五日没合眼了,但信送到就好,要是慢了,可要耽误大事!总教头打潼关回来不也没休息,我哪里能休息?&rdo;程知节的性格谁都知道,听他这么说,反而无人再勉强。
杨宁道:&ldo;一切可备好?&rdo;
&ldo;已备好,请。&rdo;那人引着众人入室。
待众人站定,杨宁立即说:&ldo;还请大将军将武牢关的情形速速说来。&rdo;
程知节也不含糊,往挂起的布幕旁走,开始在地图和沙盘间指点,说:&ldo;此次出兵实属万不得已,若我们不动,叛军前来,洛阳就是待宰的……&rdo;
&ldo;说武牢关的事。&rdo;杨宁道。
程知节一摆手,只好说:&ldo;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到武牢关时,叛军还未到,一看我们已占得先机,军师(朱剑秋)立即要我们四处布防,好以不变应万变。可那武牢关的守将,那个……那个……那个人叫什么来着……&rdo;他抓耳挠腮念叨着。
&ldo;封常清。&rdo;
程知节看向说话的那人,笑:&ldo;对对!就他!什么狗屁守将,我……&rdo;说着自己不敢说完,复又笑,&ldo;杜兄,我素知你有那过目不忘的本事,但你当真什么都记得?&rdo;
与他说话的人正是方才准备沙盘的人,听程知节叫他&ldo;杜兄&rdo;,穆玄英疑惑问月弄痕,&ldo;这位是……&rdo;
&ldo;杜如晦。&rdo;可人回。
这名字听起来不大熟,穆玄英还没来得及多问此人是谁,杜如晦说:&ldo;军情紧急,程大将军还是快说武牢关的事吧。&rdo;
&ldo;好好,那武牢关守将封常清,他不愿意出兵啊,说是接到上头的命令,命他死守武牢关,绝不迎战。这可好,武牢关是他说了算啊,加之我们没有出战圣旨,只能大费口舌一通劝。可他呢?还是不肯!死咬着上头有令,得了!我这脾气一上来,你们也知道,抓他来一通揍,好了,这才肯开城门出兵。可谁曾想,那武牢关是我大唐防守重镇,竟然城内的守兵只有三千!这三千人加上我们带去的十万,那也不够叛军打的啊!&rdo;
&ldo;招兵!立刻招兵啊!&rdo;罗士信道。
程知节道:&ldo;是啊,副统领立马要封常清招兵,可他招来的那都是什么……什么狗屁!&rdo;说着他气的来回踱步,指天骂地,&ldo;一个个大男人,有的连枪都扛不起,这平日是怎么干农活的?可没把我气死!原本我们占尽先机,被这事一耽误,叛军转眼就到武牢关了。&rdo;
罗士信听得也十分生气,急忙问:&ldo;你快说你快说啊!武牢关据险以守,就算两军人数悬殊,我不信以你们的本事,还有副统领和军师坐镇,竟然短短几日就给破了!&rdo;
程知节一听,气的眼睛都发红,半晌才克制住,愤愤然说:&ldo;军师出一计,那狼牙军领兵之人不知是个什么无名小将,他摸不清我们武牢关的虚实,我们索性打他们个下马威,第一次就给他们打怕了,叫他们不敢再造次。这样一来,我们有时间休整,也好传信回来请求支援。所以,交战第一日,他们在城外什么都没做,估计也没料到我们会主动迎战,我奉命带了四千人的精锐出去,就为打得他们服气。谁想啊,眼看着我们打的不错,他们那边突然吹拉弹唱起来,不知道唱的什么东西,我坐在马背上,一阵一阵地头晕目眩,着实难受!&rdo;
&ldo;这是什么道理&rdo;罗士信难以置信。
&ldo;这是什么招数?我还真没听过。&rdo;侯君集也纳闷了。
&ldo;我哪知道啊!我当时就想,管他娘的那么多呢,他不是爱唱吗?我砍了他脑袋我看他还怎么唱!我弃马而去,直奔那边的主将。这一片混战,我也没注意其他人,等我和那主将交了手,身体已不受控制,神智也不大清楚了。我晕晕乎乎的,就只听见周围砍啊杀啊,等我清醒的时候,是被副统领一路拖着往城门奔。&rdo;
&ldo;怎么回事?&rdo;杨宁发问。
程知节这个人,嘴上虽然感觉靠不住,但杨宁很清楚,他的身手不差,而且做事还算稳重。秦颐岩虽然有些莽撞,但有朱剑秋在,不论如何都不可能顷刻间胜败逆转,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
果然,程知节道:&ldo;总教头你是不知道!我程知节这一辈子,谁也不服,我就服大统领,我就服我们天策!我管他谁说什么,大统领要我们死守武牢关,我就算拼了命,我也绝不退一步!可你看,我们在前面浴血奋战,其间三次支援出兵,我和那起初的四千兄弟,两日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吃过一顿饭,连闭眼休息一下都没有,一直在最前线战斗,可换来什么?军师见我们有异样,他神算无比,立即下令将我们召回。可是,可是那封常清不肯打开城门!&rdo;
&ldo;竟有这样的事!&rdo;罗士信拍案而起。
杨宁道:&ldo;封常清是天策出身,我带出去的人,虽勇猛不足,但他不是临阵退缩之人。说下去。&rdo;
不错,程知节口中的封常清算得上是一员大将。此人不但武功不错,出身也清白,为人更是十分谨慎,对朝廷忠心耿耿,故而陛下才将这武牢关交给他看守。招兵的事本已经十分反常,偌大的武牢关,竟然连上战场的男丁都没有?杨宁一听程知节的话便知其中必有蹊跷。
&ldo;他说收到密令,不许迎战叛军,凡擅自出城者,与叛军同罪!&rdo;
举座哗然。
程知节气的七窍生烟,怒骂说:&ldo;密令?哪里来的狗屁密令!我们三万人被自己人拒之门外,要退退不回去,要进前面又是什么怪异的手法,弄得我们阵脚大乱,难进难退!副统领救了我后,倒还冷静,只说先退到城门抵抗,由城内军师等人想法子营救。后来也不知是怎么,那封常清宁死不肯开门,无奈,军师命人绑了他,这才开了门迎我们。可我们损失惨重,两万多兄弟阵亡,受伤的更不必说,你们看我!副统领右肩中箭,好在是没伤到筋骨。&rdo;
&ldo;大将军,是否其中有什么误会封常清与我相识,虽不算深交,但他的为人以及对大唐的衷心,在下可做担保。&rdo;杜如晦开口说。
这话本也没什么,为相识之人说几句好话也是人之常情。可偏偏遇上程知节这个爱较真的性子。
&ldo;误会?&rdo;程知节扭头瞪着杜如晦,气势汹汹说:&ldo;你可知道我们在武牢关死伤多少兄弟?你可知道我等不眠不休多长时间?你可知道那些兄弟本不必死?你可知道武牢关本不会破?你一个没上过战场,连刀都提不起的人,你知道什么!&rdo;程知节说着说着眼睛已通红,像是欲喷火的野兽,也像是受了委屈的家禽。
&ldo;程兄。&rdo;杨宁出声制止。
杜如晦脸色也极差,几次张了嘴想说,都硬生生给忍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