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大泽乡起义中陈胜王的字条是在哪里发现的 > 六药家鬼才调迷香(第2页)

六药家鬼才调迷香(第2页)

药家传承于神农氏炎帝,神农尝百草才形成中国中医的雏形。

药家掌教华子鑫是药家代表人物,从小天资聪慧,七岁开始上山采药,十五岁开始搭配各种药物为人治病。因为擅长理解各味中药的特性,在用药方面特别周密,并且敢于创新,华掌教调配的药方远近闻名,有多名咸阳宫的官员说是吃了他的药,药到病除,甚至起死回生。

从灰烬看,几乎见过所有药草、香料的华子鑫居然没有看出来是何种原料,他只可以肯定其中有一味药是明味子。明味子只生长在泰山旁边的邹峄山北麓,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它对气候的要求极其特别,必须在大风的风口才能生长,而且不能见到阳光,一见阳光就枯萎,大风一停也停止生长,因此极其难得。

邹峄山?这不是始皇帝第二次巡游时去过的地方?始皇帝第二次巡游在那里祭拜并立了石碑,歌颂其功德。

华子鑫还说,就算你得到了这味草药明味子,正常也不能制造出这种迷香。

明味子是有浓烈的香味,但不是迷药,它对人体有益,香味可以提神醒脑,帮助人变得更加清醒,一般用于治疗头疼,人闻了它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更不会武功全失。只有可能,其中还加了其他的药。

华子鑫说干就干,找出各种坛坛罐罐,把各种药水倒过来倒过去,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得到一个结论:加进去了紫花倒水莲,并佐以麝香、雄黄催化。

据华子鑫介绍,紫花倒水莲不是黄花倒水莲,黄花倒水莲是一味普通药材,到处都可以寻得,只有紫花倒水莲难找,它生长在楚地长沙郡的茶陵,而且只生长在炎帝陵旁边。

据说神农氏炎帝尝百草,走遍全国名山大川的各个角落,发现茶陵那里生长了几味其他地方见不到,也特别难以生长的中药。据说这些中药必须有圣人的血脉滋养才能成活,因此神农氏决定死后葬于茶陵,守护这些奇花异草。

华子鑫轻叹一声,语调中满含惋惜:“能调配出此等迷香之人,无疑是药界中凤毛麟角之奇才。此等惊世之才,却未将一身绝技用于济世救人之道,实乃药家之憾,亦是世间之损。药家与墨家之严谨门规、儒家之师承有序不同,药家之药者是松散型的,各自为政,只是偶尔聚集共享医术秘门。此类松散结构,虽赋予药家无尽之活力与创新,却也如同茫茫人海,让人难以寻觅搭配这味迷香之隐匿高手。”

华子鑫告诉吴广,药者用药讲究合理搭配,因为各种药有各种药的性格,有些药看起来平淡无奇,但经过合理搭配有时可以起到杀人无形或起死回生的效果。

药家流传“十八反,十九畏”。比如说乌头反贝母,巴豆畏牵牛子等等。但药性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有相生,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等作用。不单单只有反和畏。如麻黄汤中的麻黄发汗解表,方中配合桂枝解表,这两药就形成相生相使关系。

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个特殊的搭配关系。药家认为,十八反搭配会导致其有毒药物的毒性变得更烈,不适合病情。而十九畏同样道理,其搭配会减弱药性,就好像两个天生不合的人,一见面就打架,你还硬安排他们在一块。

明味子和紫花倒水莲这两味药其实是相杀的,等于说调制出来本来是无效的,但他加上了麝香和雄黄进行催化与转化,却达到了另外一个惊人的效果。

要调配出这样一味迷香出来,不是普通药家弟子能够做得到的。普通药家弟子不仅没有这个水平,也没有这个资源。就算是华子鑫自己,要搞到这两味药,不花个三五年也是断难到手。

敢于这么大胆用药的,华子鑫感叹,他以前只见过他的师父,人称“妙手先生”的莫思其可以做得到。没想到药家除了妙手先生,还有这么厉害的人物存在。

吴广问华子鑫,妙手先生现在住在哪里?

华子鑫告诉吴广,自从他承继药门衣钵之后,师父便前往楚国南部,隐居于茶陵境内那云雾缭绕的云阳山顶,潜心研习草木之灵,与天地共修。因炎帝陵位于茶陵,离云阳山极近,师父经常去炎帝陵守墓。

对于师父的品行,华子鑫让吴广尽可放心。他说师父内心淳厚,心地善良,即便一只都不忍心伤害。师父调配的药,皆是救人性命、解人疾苦的良药,对那些迷人心智、伤人无形的迷药、毒药之类,师父从不调配。当然,师父虽然不调配毒药,但对世间毒药的解法却了如指掌,无论身中何种剧毒,他都可以化解,能做到药到病除。

吴广只能暗暗着急,碰上了这么一个厉害的对手,有备而来,只是一味迷香就显示出非凡的资源。

此人非同小可,而且我在明,他在暗,肯定扶苏公子是他针对的目标。吴广转眼一想,除了扶苏公子,大概率还有李斯丞相也是针对的目标,因为吕方是李斯丞相的护卫。

不是安排自己人直接盗走北斗剑,而是利用李斯丞相的护卫吕方盗走北斗剑。难怪吕方盗剑的时候并不蒙面,其目的不言自明。

吴广感叹,此人好狠的招数,可谓一箭双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