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也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刚好了些,便随老朱上了朝。
文臣感叹朱标的宽仁,武将依附于朱标。
在朱标病重那几个月,满朝文武如丧考妣。
看到朱标红光满面出现,两班文武无不欢呼雀跃。
“殿下顽疾数月,能病体康愈,实乃大明之福啊。”
吏部尚书詹徽一挑天官和监察之责,颇受老朱器重。
但却因行事凌厉,不见回旋,为朱标所不喜。
不过,率先恭贺朱标痊愈,多是出于真心的。
朱标对他不喜,至少不会背后使绊子。
可若换上朱允炆,那可就难说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詹徽在朝中人缘并不算太好,往日很少有人与他站队。
但今日他这一番言论一出,附和之人此起彼伏。
户部尚书赵勉很快应言,道:“是啊,听闻殿下病重期间,一直都是二皇孙衣不解带照顾殿下的。”
吕氏虽被扶正,但只要有朱允熥在,朱允炆储位终会有些底气不足。
为扶持朱允炆,那些文臣无时无刻不再为朱允炆贴金。
“听东宫属官说,殿下能下床之后,也是二皇孙扶着殿下散步的。”
本来朱标痊愈是个好事,谁知说着说着画风就变了。
老朱脸上的柔和转瞬即逝,脸色黑的跟锅底似的。
可那些人说的正起劲,哪能就此罢休。
“二皇孙纯孝,有太子殿下之典范。”
你一言,我一语,都快把朱允炆夸到天上去了。
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一群武将嗤之以鼻。
朱允熥生母常氏是常遇春之女。
而常遇春身为武将,朱允熥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代言人。
奈何朱允熥太过不争气,唯唯诺诺的。
这样的人支撑起一个家都难,更何况是支撑一个国家了。
不说老朱看不上他,就是他们也看不上他。
他们再不要脸,也难把朱允熥夸得天花烂坠。
可现在不一样了。
听说朱标的病不仅是朱允熥只好的,而且还在吕氏刁难,打了吕氏的人。
老朱非但没责怪,还砍了和朱允熥动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