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库房内。
探春自己回府后,知道周琼在愁学堂的事,突发奇想的去翻翻嫁妆,看看有没有用的上东西。
侍书愁苦着脸,看向一大堆大箱子,又看向探春,颇有些无奈道:&ldo;我们真的要把带的东西全翻一遍,凡是书籍类的,一应整理出来。&rdo;
&ldo;对啊。&rdo;
&ldo;可是,&rdo;侍书不情愿的看着这一大堆箱子,好一会儿开口道,&ldo;奴婢总觉得,就算翻出一大堆书,送去效果也不大。这里的人又不懂中原文化,还是得有人教才行。&rdo;
本来还在指挥着侍女开箱的探春,听到这,整个人一愣,停止了动作。
要是没人言传身教,空有书送去,也是无用之物。
嗯,那就要找人了。
她陷入了沉思,然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一个绝妙的主意。
侍书在听完她的话后,有些惶恐的看着她:&ldo;王妃,你是疯了吗?这下可会把南安太妃得罪干净的。&rdo;
&ldo;不疯,但总要有人第一个撕破脸皮。&rdo;她答得风轻云淡。
就这样,探春带来的丫鬟还有婆子,悉数安排出府,务必要帮助本地的人,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更积极的去送幼童入学堂读书。
别说周琼,连带周闵都认为这一举动委实疯狂,但有用。
有用,就好。
起初周琼和探春周都有担忧过周闵会对兴学堂之事,多加阻拦,借口一找再找,谁也没有想到周闵无比的支持此事,多次在众人前,呛得唱反调的长老们,说不出话。
在海岛如火如荼的兴办学堂之际,京城来的书信却一再延迟,让人很不得安稳。
哪怕是探春想留在这里,当个闲散的王妃,这京城真起了火,皇上要是真计较,这一切就很难说了。
当日,周闵在船上,拔剑威胁她,能说出此般露骨之言,想来也是洞察时事之人。
在她如此纠结之际,府外又传来了一件事。
远在西边守渡口的陆凉,不仅忽然带着部下反叛,称要清妖邪,肃岛风,还早与海岛之外的真真国有所往来,从真真国借来不少人马船只。
当陆凉带着大批人马,一路厮杀过来之时,岛内人心惶惶,王家三公子也在这个点,跳出来,说陆凉陆校尉一心为岛,分明是琼南王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