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唐朝的凌烟阁 > 第71章 从古至今利益面前敌我不分有共同利益死敌亦能化密友(第1页)

第71章 从古至今利益面前敌我不分有共同利益死敌亦能化密友(第1页)

前文我们讲过,宇文化及欲东进长安,结果还未到达黎阳仓,便被李密部署在附近的兵力阻击,不得已又西取东郡。稍作休整之后,宇文化及把辎重留在滑台,任命王轨为刑部尚书,让他守卫滑台,自己则率领军队再次北上前往黎阳。

宇文化及之所以把辎重等贵重物品留存在滑台,是因为滑台的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这座城池易守难攻。

滑台,古称滑州,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相传古时有滑氏在此筑垒,后人在此基础上建城,城墙高峻坚固。滑台自汉末以来一直是军事要冲,北魏时期与金墉、虎牢、碻磝并称为河南四镇。南燕慕容德曾在此建都。

滑台城最早是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坚险峻,临河有台,因此得名滑台。据《河南通志》记载:“滑台在滑县西北,高一丈,周围十六步。”。

西汉时期,滑台城是东郡的郡治所在。东郡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河南省滑县、濮阳、清丰、南乐等县市以东,山东省东阿、梁山等县以西。在滑县,有滑伯墓和滑伯庙,是后人为了祭祀滑伯而建。滑伯是滑国的国君,滑国的建立与周公旦的第八子有关。

北周至隋初,滑台城改为杞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滑州,治所在滑台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滑州被改为东郡,后又一度改为灵河郡,后复名滑州,一直延续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改称滑县至今。

今日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安阳、濮阳、鹤壁、新乡接壤。滑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滑县可以找到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滑县城墙、滑县博物馆等。

古滑台是唐代通往河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唐初在此设置了滑台驿,是重要的通讯和军事枢纽。

此时,滑台作为宇文化及的辎重基地,为他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使他能够继续向北进攻。宇文化及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后方,还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滑台位于古黄河南岸,黎阳仓位于古黄河北岸(今河南浚县东),两地直线距离仅十余公里。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又要来攻打黎阳仓,心中很是厌烦,立即派遣部将徐世绩据守黎阳。宇文化及因为首次攻打黎阳时被李密战败,这次前来所带尽为主力大军,加之大军已做休整,可谓兵强马壮。李密为避宇文化及军队的锋芒,又命令徐世绩率兵向西,据守仓城。

古仓城,现今的地理位置在河南省浚县大伾山北麓,东关村一带。

宇文化及渡过黄河,很快便占领了黎阳,立即分分兵力包围徐世绩驻守的仓城。

李密则亲自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在仓城不远处的清淇构筑营垒,与徐世绩用烽火互相呼应。

李密命人挖了深深的壕沟,筑起高高的壁垒,不和宇文化及交战。每当宇文化及攻打仓城的时候,李密就带兵从后面袭击隋军。

期间,李密和宇文化及隔着淇水(今淇河,发源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东南流经鹤壁市、新乡市,注入卫河)对话,李密指责宇文化及说:“你的家族本来是匈奴的差役,本姓破野头(“破野头”是鲜卑族的一个三字姓,源自鲜卑族俟豆归的仆人。这里指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后改为宇文氏);你的父亲、兄弟、子弟都受过隋朝的恩惠,享受富贵累世,满朝没有谁能比得上。当今皇上失去了德行,你作为隋炀帝身边的重臣,应当以死相谏,你却妄图谋夺皇位,反而做出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你不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那样,誓死忠于蜀汉政权,不投降邓艾而战死,反而像汉朝霍光的儿子霍禹那样的大恶之人,居功自傲,妄图篡夺皇位,这是天地不能容忍的,你现在还想往哪里去呢!如果你赶快归降我,还能保全你的子孙后代。”

宇文化及听后,自知理亏,沉默不语,低着头愣了很久,然后才瞪大了眼睛,对着李密大声说道:“我现在和你是在打仗,别像书生那样文绉绉的费嘴皮子!”

李密对他的随从们说:“宇文化及如此愚蠢无知,竟然还想谋夺皇位,我不用兵器,随便找来一根拐杖就能把他打跑了。”

宇文化及因缺粮草,感觉僵持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命令兵士加急修造攻城的器械去攻打仓城。

徐世绩则在城外挖了很深的壕沟来坚守城池,宇文化及的大型攻城设备被壕沟阻拦,无法到达城下。

徐世绩又命人在壕沟中挖掘地道,地道通往隋军营寨之内,然后派出瓦岗军士兵从地道袭击宇文化及营寨,隋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攻城的器械也被烧毁了,而且隋军主要将官也被李密军兵擒获。

当时李密和东都洛阳以及附近的唐朝军队已经僵持了很久,此刻又在东边抗拒宇文化及。李密常常担心自己的后方会被他人偷袭。恰巧,盖琮带着使命来了。

前文我们讲过,盖琮向东都隋朝势力建议招降李密,以抗拒宇文化及,最终达到“坐山观虎斗”的目的,杨侗便命他作为使臣前去招降李密。

李密正在担心后方不稳,看到盖琮的到来,内心非常高兴,马上就同意上表投降东都洛阳,并答应灭掉宇文化及来赎罪。为了向东都表示诚意,李密将俘获的于洪建等宇文化及的部将交于盖琮押往东都洛阳。

于洪建是宇文化及的同党之一,他与宇文化及共同参与了江都叛乱活动。

同时李密又派遣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作为自己的代表,入东都面见皇泰主杨侗。

杨侗看到于洪建等宇文化及的同党,恨得咬牙切齿,当即命令在左掖门外处死于洪建等同谋,就如同当初处置斛斯政一样(将斛斯政斩于东都城楼之下)。

斛斯政是隋朝末年的政治人物,出身于鲜卑族斛斯部,祖籍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古城),出生于司州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斛斯政起初为皇帝亲卫,凭借军功逐渐晋升为仪同,并获得了杨素的器重。在大业年间,他担任尚书兵曹郎,因处理军国事务果断干练,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大业九年(613年),斛斯政参与了杨玄感反叛隋炀帝的事件,并在杨玄感失败后逃往高句丽避难。

在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第三次东征高句丽,高句丽在隋军攻击下请求投降,并以遣送斛斯政为条件。斛斯政被送回京城后,隋炀帝决定对他施以极刑,最终被乱箭射死,身体还被同僚分食。《隋书·斛斯政传》记载,隋炀帝命人将斛斯政绑到金光门外的大柱子上,“公卿百僚并亲击射,脔割其者,多有啖者。啖后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扬火。”

杨侗按照当年处死斛斯政的方式对待于洪建等人,可见于洪建和他的同党死的是有多么凄惨。

东都洛阳七贵中的元文都等人认为李密是真心实意投降的,就在宣仁门东边一处豪华酒楼大摆宴席,以示庆祝。

随后,皇泰主杨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龙椅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威严。

杨侗特意召见了李密派来的使臣李俭等人,只见宫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李密的使臣李俭、裴仁基等人,风尘仆仆地进入殿中,拜见皇泰主,恭敬地行着朝拜大礼。

皇泰主杨侗目光巡视着众人,脸上露出赞许之色。他微微抬手,开口说道:“李密将军抵御宇文化及旗开得胜,今日尔等前来投诚,朕甚是高兴,下面就封赐诸位有功之士。”

随后,皇泰主就地任命李俭为司农卿,这个职位掌管着国家的粮食储备等重要事务,赋予李俭管理国家粮仓的重任,期望他能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又任命徐师誉为尚书右丞,这是朝廷中枢的重要官职,肩负着协助尚书令处理政务的责任。

任命完毕后,皇泰主为了显示对李俭等使臣的热情与重视,特命人以华丽的车马引领侍从,恭送李俭等人。街道两旁,士兵们手持刀枪,整齐地排列,仪仗整齐划一。同时,安排了铙钹吹奏作乐,那欢快的乐声奏响在空中,回荡在大街小巷,人们纷纷出门观望这一盛大的场面。

李俭等人乘坐的马车缓缓前行,在队伍的护送下被送至专门的官署之中。皇泰主又命人赠予李俭等人玉帛、美酒与精心准备的饭菜。玉帛质地精美,色泽鲜艳,是珍贵无比的礼品;美酒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那是精心酿造的上等佳酿;饭菜则是宫廷御厨根据各种珍馐食材精心烹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div>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