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难怪上级叫我当司令员,叫你当我的政委呢!有你的!你要干的事你还不用直说,我还得主动的去做,就说这做检讨吧!啊?你呀‐‐老滑头!&rdo;
王司令员的一声老滑头惹得连陈参谋长也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连嘴里嚼着的红薯也喷了出来……。
※※※
下午在军分区参谋处的会议室里,由陈参谋长主持的作战会议开始了。
首先由陈参谋长对当前的形势,敌我兵力布署以及鬼子的动向,进一步的进行了更深入更细至的阐述,由于参谋长这次讲的又详细又清楚,极负有哲理性,所以作战参谋们的心胸豁然开朗起来,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接着陈参谋长说道:
&ldo;同志们,下面由王司令员给大家作指示。&rdo;
会场上立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这时王司令员站起身来向大家作了一个双手下压的手势,示意大家静下来。等大家静下来以后王司令员说道:
&ldo;指示嘛,提不到,同志们:首先在这个会议上,我先向在座的同志们做个检讨,我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讲话的时候,由于情绪激动,我的态度很不好、很粗爆,给大家的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这方面咱们的政委同志也给与我一定程度的批评,所以要在这里以我军分区司令员的身份郑重的表示向同志们赔礼道歉。&rdo;
王司令说到这里立正站好向大家行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军礼。
这时全场立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着掌声过后,作战参谋们便悄悄的小声议论起来。这个说道:
&ldo;你看人家司令员,多有风度!对咱们耍点态度还在会上主动作检讨,还向咱们赔礼道歉,多有大将风度呀!&rdo;
那个又说道:
&ldo;司令员发点脾气算个啥呀?那不也是为工作嘛!还至于在会议上做检讨?也真是的。&rdo;
还有的说道:
&ldo;本来我们作战参谋们就没把作战方案提供出来,责任就在我们嘛!还惹得司令员在会上做检讨,这也太不公平了……。&rdo;
随着大家的议论过后,王司令员继续说道:
&ldo;同志们,刚才参谋长把当前的形势,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敌人最近的动向,已经一一的给大家讲明白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吗?&rdo;
听明白了。作战参谋们齐声答道。
&ldo;好!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春秋战国时期所发生的一段故事,这也可以说是以弱胜强的一个成功战例,那就是齐王在军师孙宾提议下,为了扭转赵国濒临亡国的情况下一段围魏救赵的故事。&rdo;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纷纷称王,当时建立了七个国家,那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当时的魏王,依仗着国家实力比较强大,便起了想攻打趙国进而吞并赵国的野心,于是便命令军师宠娟和大将们带领大军攻打赵国,而赵国呢?又因为国家小实力弱且军队又少,所以一时难以抵挡魏国势如破竹的进攻。就在这危难之际,赵王派出了手下得力臣子为特使前往齐国求援,想借助齐国的力量共同打败魏国。
齐王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同军师孙宾、大将军田忌等人研究了并仔细分析当时的形势,最后一致认为如果魏国把赵国灭了,那无疑魏国将更强大起来,这对于齐国乃至其它几国将会产生更大的威胁,说不定将来齐国也会遭到和赵国一样的命运。于是齐王在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决定出兵赵国以协助赵国打退魏国对赵国的进攻。但是此时军师孙宾却持有与齐王不同的见解。于是军师孙宾便奏请齐微王说道:
&ldo;大王此意不妥,还需斟酌。大王试想,魏国攻打赵国仗着国力强盛,现在士气正旺,虽连日作战,但这场大战的主动权刚好握在魏国手中,他想打则打,不想打则不打,他可以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借以休整他的军队以形成以逸代劳的局面,而我军如果直接出兵赵国,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则必然成为疲惫之师,而疲惫之师何以能击败比我强大而士气正旺之敌呢?大王不如依微臣之见,将我之大军直接发往魏国,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对其采取围而佯攻之,以造成魏王的后顾之忧。待魏王得知魏国被围且遭到攻打的消息后,必然回师保家,然此时正是我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下埋伏,进而对魏军围而歼之的大好时机。因为到那时魏军早已成了疲惫之师,然而疲惫之师同我以逸代劳之师交战,岂有不败之理?还请大王三思,因为这样作即可以挽救赵国于水火之中,又可以灭其魏国的锐气,还可以大大的消灭魏军之有生力量,这样不就可以起到一箭双雕、一石三鸟之功效吗?
齐王听罢军师孙宾的奏请后,觉得十分有理,于是准奏,派出了以军师孙宾和大将军田忌为首的将领们带领大军前往魏国,实施对其围而佯攻之计。
果然,此计如同军师孙宾所预料的那样,确实行之有效,就在魏王得知自已的国家被齐国围攻之后,一时不知所措的慌乱起来,魏王深知孙宾用兵韬略的厉害,惟恐自家难保,于是便急急忙忙的与庞娟带领魏子军回师解围,而此时齐国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宾带领的军队,早以在魏军回师的路上设下了层层埋伏。
两军经过激烈的交战,结果魏军遭到惨败,而齐国军队获得了大胜,并且缴获了魏军的大批俘虏和大量的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