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于大人的眼睛,继续说道。
“这其二,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于大人之前给学生说的那条路,学生现在想试着走走。”
“嘭!”
话音未落,刚把茶杯端起来的于大人,立马就将其又重重放了回去。
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谢瑾,语气中难掩兴奋。
“你答应了?!”
见谢瑾默然点头,他更是直接站起身,一边激动的搓着手,一边在屋里来回踱步。
“好!好!好……”
连着说了几个好字,于大人终于停了下来,有些疑惑的扭头看向他,再次确认道。
“谢瑾,当初策问之后,皇上命你去兵部衙门协同处理边疆之事,也是在那时本官发现了你在行军打仗、治理边患问题上也颇有见解,所以才建议你到前线战场上历练一番,顺便发挥自己的长处为我大明出一份力。”
“可是本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你是说以图个安稳为主,想早些回家挣了钱让你夫人过上好日子,怎么如今又主动要去了?”
谢瑾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于大人说笑了,那不是当时还年轻嘛,眼下边患问题日益严峻,甚至连那些鞑靼的细作都已经潜入我大明打起了军事布防图的主意,说明他们的所图不小,而且很可能马上就要有所行动了。”
“而学生身为大明的子民,在这个时候,理应站出来为我大明朝尽一份微薄之力!”
听着这一番颇为豪情壮志的话,于大人也是露出了极为赞赏的表情。
在心中再次为眼前的这个读书人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见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于大人也不磨叽,当即安排起来。
“那这样的话,本官立刻就上一道折子,尽快送你出京,不过在这之前,你还得先预备一些日常所需的东西,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虽说本官会力荐你担任参军一职,但是真到了那里,身边可都是一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油子,他们可不会轻易服人。”
“你去了之后,首先需要牢记一件事,你的任务是为我大明建功立业去的,而不是去做无谓牺牲的,本官的意思你明白吗?”
谢瑾点点头,于大人所说的全是肺腑之言,字里行间也全是对他的殷殷嘱咐,他当即也是重重一抱拳。
“学生明白,多谢大人指点。”
于大人犹豫再三,不确定谢瑾是否真的理会了他的意思,还是选择多说几句。
“你要知道本官最想看到的,是你利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为我大明开疆扩土、巩固边疆,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需要你亲冒矢石的,这句话你一定要时刻谨记!”
“大人放心,学生心中有数。”
看着他成竹在胸的样子,于大人也是松了口气。
沉默片刻后,忽然笑出了声。
“唉,这人啊一上年纪就话多,刚才还把你当成了于勉那样不成器的。”
“差点就忘了,你如今已经是名动京师的小谢大人了,本官对你的这些嘱咐倒是显得有些多余了。”
谢瑾则是态度真诚的起身,然后面向这位大明朝最心向百姓的父母官,郑重其事的行了个师生之礼。
“于大人提携后辈之情如春风化雨,学生定当铭记五内!”
容婉儿见状也跟着他一同起身,学着相公的样子一同行礼。
回身瞧见这一幕,于大人顿时心中一暖,眼角竟有些发红。
赶紧上前搀扶二人起身。
“好好……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说定了,本官在这京城为百姓谋福,你就在沙场为国扬威,希望不久的将来,你能让本官见到一个不一样的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