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脑海里面突然展现出三副黄金15分钟k线图形的走势。
这三幅想象中的图形,有着不同的走势概率,向下20%,震荡盘整30%,向上突破50%。
他凭借着以往的经验和记忆,觉得还是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最大。
叶凡回想起公司培训时的情景,喊单的于副经理曾讲过:
“圆弧底也称锅型底,圆弧底处于熊牛转化期……”那时的他并没有太在意。
但现在,屏幕上15分钟k线的圆弧底,这时的成交量和k线形态,还真像于副经理所说的那样。
像一个锅的形状,两边高中间低。
老于讲过,圆弧底是一个比较长的吸筹过程,很多细节都得琢磨清楚。
上车点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
圆弧底的k线形态和相对下方的成交量的形态差不多,成交量也会形成圆弧底,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下跌。
在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越来越小,接着缩量横盘运行。
等到主力吸筹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慢慢放量上涨。”
此时于副经理讲的正好与,和现在屏幕上的圆弧底,刚好配上套。
这时的成交量和k线形态形成一个像锅一样的形状。
两边高中间低,圆弧底是一个比较长的吸筹过程了。
但是多方吸筹的过程很隐蔽。
这一周连续三天的日k线图组合,按照4个小时周期表面上看根本就看不出,里面包含了圆弧底的形态。
如果不把分时图调成15分钟k线图,或者5分钟k线图是很难发现的!
想确定买入价位,还得看15分钟k线图最为精确。
如果今天圆弧底的右侧成立了,那么这一个星期的交易日中,用一天做圆弧底属于这一个星期的大底了!
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很多各种形态的圆弧底。
他们形成的过程中,里面有很多个k线组合形态,比如双重底,三重底,复合底等等。
因为圆弧底是一个比较长的吸筹阶段。
所以,上车点不能在圆弧底的锅底内,不然过早埋伏。
没有耐心的人,磨底阶段让人难熬。
只能在放量突破颈线位才能上车,稳重者可以等到突破颈线位然后回踩颈线位并且不破颈线位就可以上车。
以上只是脑海中,他判断的个人操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