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巴别塔的讲道视频 > 第四章 戴西蒙霍恩海姆亚特兰蒂斯(第1页)

第四章 戴西蒙霍恩海姆亚特兰蒂斯(第1页)

参考年份:公元400年左右。

于人类携手共荣的未来中诞生的戴西蒙带着人类所有的智慧、知识与记忆回到了人类的历史当中。血腥、暴力、蛮横和欺压,这一众戴西蒙从未听闻的事物将赤果的呈现在他的面前。身为人类未来遗孤的他将去面对那些人类过去不加修饰的模样,及其用鲜血墨迹书写下的渊远长卷。

戴西蒙的意识与记忆跨越了时间,侵入到了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儿当中。凭借着自主意识,戴西蒙转身解开了绕在脖子上的脐带,使这个婴儿摆脱了原本夭折的命运,在历史当中成功的降生了下来。

根据戴西蒙脑内庞大知识库中的历史记载,此时的亚特兰蒂斯还未沉没,魔法也尚未被关停。虽然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戴西蒙与此时代人们的交流和对事物的理解有着诸多的偏差,但是凭借着魔法与科学的知识,戴西蒙在成长的路途上游刃有余。

数年之后,适逢战乱。为了保持历史的可控性,避免变数。戴西蒙仅为自己隐去了身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这些“亲友家人”们就如原本的历史中的一样,惨死在士兵们的劫掠之下。戴西蒙并不知道,此时自己的神情,与当时看着人类自相残杀的霍恩海姆如出一辙。

并非第一次经历类似惨状的戴西蒙安静的观察着一切的发生,为了观察的更为全面,他走上了战场上一旁的高地,环视着这个庞大的屠宰场。

硝烟战场,鲜血残躯遍地。这般惨痛可怖的场景,与戴西蒙在未来所经历的多少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这片焦土上的人都渴望生存下去,在这场同族之间的相互残杀当中幸存下来。为了更加有效的杀害同族而无所不用其极,在世上的生灵之中恐怕只有人类会这样做吧。

血腥与烧焦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天空不知何故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乌云。随着军队的推进,戴西蒙隐匿着身形,从瞭望的山坡上步入这嘶吼惨叫不断的屠宰场。铁蹄所过之处,留下的尽是焦土废墟。戴西蒙缓步于这狼藉当中,身边不时传来尚未丧命的士兵痛苦的**。寻声观之,教人实在是不忍直视。面庞因痛苦而扭曲,血泪泥土全部混杂在一起,腌臜着伤口。

“救。。。。。。救。。。。。。。”

在看到显露出身形的戴西蒙之后,尚有意识的士兵们竭尽所能的发声求救。但对于他们的**求救,戴西蒙并无多加理睬。因为在戴西蒙出生的村庄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正是这同一批的士兵。

尽管这已经不是戴西蒙第一次经历这般吞人心智的地狱了,但在见识了人们如此阴暗的这一面之后,戴西蒙仍不禁质问自己,这就是自己所要拯救的族群吗?他们真的值得被拯救,值得一个美好的未来吗?虽说知道人类在不用承担责任时,会显露出内心阴暗的一面这一理论。但实在难以想象,这一面竟如此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你们能够携手并肩的联合起来,失去的只会是枷锁,得到的确是整个世界。可如今,你们却为了个人的私欲,在当权者们的游戏中失去生命。士兵在身为士兵之前不也是民众中的一份子吗?对什么要因为命令与官爵对他人刀刃相向?为什么不和家人们一起反抗残暴与不公?实在难以理解……”

终于,戴西蒙不愿再想,也不愿再看,他隐去身形,转身朝着战场之外走去。印象当中未来所经历的惨状,与眼下血腥的战场不断重叠。犹豫当中,戴西蒙想要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庄,却又想起村子已经在战争中烧毁,无论是未来还是现在,自己已经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了。

“…家,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吗。”

别样的情绪在心中酝酿,孤独的感觉第一次尾随而至,围绕在戴西蒙的身旁。

“我是否应该直接接手人类的历史,让人们一起相互理解、不存隔阂的未来提前降临?”

戴西蒙这样的想着,考虑着计划的可能性,以及实施方案。然而未来那场对他来说起因不明的灾祸,如同一座不可触及的大山,横在戴西蒙的面前。

这灾祸究竟是某种事件引发的,还是一旦抵达固定的时间就会发生?原理是什么?其形式是否会因为某些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一切对于戴西蒙来说,都还尚未可知。庞大的不可控性,以及对灾祸的后怕直接杜绝了戴西蒙这一想法。

“还是说,我应该逃离人类的历史,在那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乐土,度过灾祸来临之前的余生……”

未来美好一面的余晖,不断的吸引着戴西蒙。但那终究是逝去之物,难以再现。

“我又在骗谁呢,暂且不说我要与谁共建这乐土。单是人类的学识与科技,几乎无法将所有人毫无延迟的链接在一起。除非有霍恩海姆的金苹果……”

想要夺取金苹果的提案在戴西蒙的脑中逐渐成型。的确,就算不用来建立乐土,用于调查灾祸的原因,金苹果也是一大助力……戴西蒙这样的想着,或者说这样的说服自己。

“亚瑟王于莫德雷德一役战死,**师梅林遵命与霍恩海姆前往亚特兰蒂斯关停世间魔法,霍恩海姆趁机夺取金苹果,致使亚特兰蒂斯沉没,吗。”

打定主意的戴西蒙,甩袖转身,远离了这片血腥之地。

-------------------

参考年份:公元500年左右。

霍恩海姆的家乡,传说之都——亚特兰蒂斯。世间上的所有魔法,均来源于此。它是神测试、调整这个世界物质的控制台,也存放着神的重要所属物,规则与概念的控制器,金苹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改变物质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关于相关概念、规则的调整。而此次编年的故事,记载的是这一传说之都的陷落,以及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传说——亚瑟·潘多拉贡有关。

在亚特兰蒂斯当中居住的人们,担任着辅助神调整世界的任务,以便神可以更好的去观察这个他所创造的世界。虽说如此,但实际上他们也是神观察(实验)的一部分。就像同源诞生的天使们也会产生分歧一样,亚特兰蒂斯的人们也逐渐展示出了不尽相同的地方与个性。其中霍恩海姆就属于里面较为乖离的一位。

相比其他亚特兰蒂斯人,霍恩海姆更加热衷于去理解所做事物的运作方式及原理。随着他学习、钻研、了解的越多,他的好奇心也随之逐步增强。终于,在世界趋于稳定,已经无需亚特兰蒂斯再去过多调整的时候,霍恩海姆踏上了自己漫无目的的游学之旅。

起初霍恩海姆还需要过一段时间便返回一趟亚特兰蒂斯,以修复自己身体在游学中所受到的伤害与损失。直至某次他在游学途中于翠玉录下成功炼制(领悟)出了贤者之石,(传说炼金术起源自埃及。公元前1900年。埃及法老赫耳墨斯以及他传说中的父亲透特神(toth)以及赫尔墨斯的大儿子大祭祀塔特(tt)三人合为一体,成为人们传说中的“赫尔墨斯神“。这三位一体的神将炼金术的知识浓缩为13句话,雕刻在一块祖母绿宝石板上,流传人世。人们称这段文字为“翠玉录”。)

原来,所谓的贤者之石,并不是一个由一些其他物质炼制、制作出来的独立物质个体。而是人类神性(心石)的觉醒与松果体(物质石)的共鸣,也就是传说中人类的第三只眼、上帝之眼、全知之眼。拥之者贤明,纵身灭取出而不朽,貌如圆石,所以被称为“贤者之石”。霍恩海姆也因此获得了可选择的,永恒的生命。并彻底摆脱了对亚特兰蒂斯的依赖,以及一些他自己所不知道的一些来自于亚特兰蒂斯的限制。

???:“去传播魔法吧。”

无论身处何处的亚特兰蒂斯人都听见了这句来自于天父的话语。为了将之实现,亚特兰蒂斯人纷纷开始付诸行动。而这其中却并不包括仍在游学当中的霍恩海姆,他选择了去探求神的真正意图。而传说中因为刺破耶稣身躯而,承载了神之血并因此存活至今的朗基努斯,则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霍恩海姆:“大贤者,朗基努斯。我有些事情需要向您请教。”

山坡顶峰的断崖边上,朗基努斯正凝望着崖下诺大繁荣的城池,并未直接回应霍恩海姆。

朗基努斯:“你知道吗,耶稣原本并不是所谓的神之子。或者说我们人人都是天父的子嗣。之所以为其冠以圣子的名头,不过是教会为了让人们对其更加可信的谎言罢了。如果你想要考究的话,可以去查“尼西亚大公会议“,亚特兰蒂斯对其应该有记录的。我也不是什么大贤者,不过一个无能老朽而已。。。。。。”

霍恩海姆:“可神之血确实在你的身上生效了,你又作何解释?”

朗基努斯:“如果我告诉你,耶稣直至被我刺死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圣子呢?”

霍恩海姆:“我不是很懂你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