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刚想说话,园子外头传来一阵喧哗,有人在高声喊着宁海郡伯四个字,杨云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有人在找自己。
“我先走啦。”赵佳说完身影一闪就消失在花丛中,杨云来到外边,见一个太监正急得满头大汗。
“郡伯爷,您在这里呀,快——陛下急召您去宣化殿议事。”
来到宣化殿外,遇到同样急行而来的右相田院中,两个人见了略一拱手,分出先后向殿内走去。
两旁一字排开的御林军,显示出和以往不同的气势,空气中有一丝紧张的气氛。
进了宣化殿,手臂粗的蜡烛将大殿里照耀得恍如白日,太师高远、左相李苍谰、太尉薛明义和其他几位重臣已经到了,正一脸严肃地正襟危坐。
杨云资历最浅,在最后边坐下,不一刻吴王从屏风后边转了出来,高坐在王座上。
“众位爱卿,孤刚刚收到急报,事关重大,所以召大家来一起商议。”
几位大臣互视一眼,左相李苍谰颔首问道:“请问陛下,是何大事?”
“北梁发兵南侵,大军前锋已经攻入寿南。”
“什么!”“什么!”
虽然之前的几个月,北梁南侵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可是当这件事情真得发生的时候,所有人还是被震惊了。
北梁上次大举南侵是六十年前,那个时候殿中年纪最大的太师高远也不过是个孩童。
六十年间,北梁要大举南侵的迹象也发生过两三次,不过最后都被证明是虚惊一场,这次是真的狼要来了吗。
“陛下,消息确实吗?北梁是真的举国之力的南下,还是只在边境小打小闹?”尽管知道消息不太可能出错,右相田远中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
“大陈来的消息,寿南境内出现的北梁大军已经超过二十万,打得是伏远侯常青的旗号。”
寿南是大陈北方边境的重镇,此城一失,一路到天澜江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因此大陈一向是驻有重兵。
常青是北梁的百战名将,他的旗号出现在寿南这种要害地方,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
“这次北梁的动作非同小可,估计明天大陈求援的国书就会摆在孤的案头了。”吴王赵翰光说道。
大陈军力不如北梁,在遇到这种举国大战的时候,按照惯例都会征调属国的兵马。吴国是距离天宁城最近的一个属国,更是首当其冲。
“来者不善啊,”太尉薛明义叹口气说道,“来我们要准备援军事宜了。”
“这次召大家来就是商量,援军派多少,谁来领军,我们国内要作些什么准备。”
“臣举荐一人,雄武军提督陈禹,可以领军北援。”太尉薛明义说道。
“雄武军只有五万人,是不是少了一些?”李苍谰说。
“雄武军都是招募自增山府的精兵,人数虽少,可堪一战,再说这只是先锋嘛,如果需要增兵再和大陈商量着来。”薛明义说道,“不过这军需筹措的事情,恐怕就要筹海使司想想办法了。”
几个人都对吴王叫杨云来此的目的心知肚明,如果不是筹海使司有钱,又储备了大量的物资,这种事情以杨云的资格还轮不到他来说话。
“杨云,你如何?”吴王问道。
“筹海使司可以负责北上援兵的军需,不过银钱物资交接麻烦,战事又紧急,不如筹海使司直接来操办此事,那就需要给我一个名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