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太爷一脸担忧,&ldo;你不晓得,阿靖现下可是六亲不认的。&rdo;
&ldo;我说你是不是傻啊,阿腾去多久了,能不晓得阿靖的规矩?再说,阿腾一向稳重,又不是那惹是生非的。你就是出去打听事,也打听个明白再回来,这回杀的,都是些目无军纪的。咱阿腾刚得了官儿,能是那样不懂事的小子?&rdo;二老太太道,&ldo;你瞧瞧阿靖,阿念阿腾跟着他的,哪一个是没出息的?你还担心个甚?你有这担心,该多去大侄子那里走动一二,为阿靖说说好话。他在外头也难,咱们在帝都,就得多为他使劲。&rdo;
二老太爷一向没什么主意,听老妻一说,也觉有理,道,&ldo;这也是啊。说来军中挣功当真是快,咱阿腾,好不好的就正六品了。&rdo;
&ldo;可不是么,全赖阿靖肯提携指点他。&rdo;二老太太道,&ldo;不然,这要是跟着别人,纵阿腾有这样的本事,也得有这样的机会呢。&rdo;
二老太爷道,&ldo;那我就多去国公府走走。&rdo;
其实,二老太爷去与不去的,都无甚关系。
林翊对外的态度一直是,林靖与林家无关。至于对内的态度,反正也不会受二老太爷的影响。
林翊与舒静韵也时常研究眼下战事,林翊道,&ldo;这次先补关外军的兵力,看来,沿长江往北去两淮打仗的就是关外军了。&rdo;
&ldo;是啊。&rdo;舒静韵道,&ldo;卢青总还是有些私心的。只是叫我说,这当真没必要。关外军真正开始操练也没几年,虽较帝都军强些。可卢青越是有意保存帝都军的战力,反是帝都军越发历练不出来。&rdo;
林翊道,&ldo;不独在于此。卢青是老将了,虽有私心,却也不会这等小器。他怕是帝都军损耗过大,朝廷这里也不好交待。&rdo;
&ldo;这就苦了关外军。&rdo;
&ldo;没什么苦不苦的,只要这场仗打下来,关外军还在的话,必为朝廷仅次于牧州军的第二强军。&rdo;
&ldo;只是,这场仗可不好打。&rdo;
&ldo;好打也轮不到他们关外军。&rdo;
林翊当然很关注南下战事,他心里未尝没有对幼弟的关心。只是,林翊亦是领过兵的,对于林靖的将来,早在逐林靖出族时林翊就想好了:听天由命!
这倒不是林翊如何薄情,不讲兄弟情分,只是,林翊也早看透了。林靖的性子,等闲地界儿容不了他。既如此,还不如随他去吧。
当初林靖自帝都出走,林翊也没多管,如今林靖大军在手,南下缫匪,林翊自然更不会多管。至于林靖杀个把人立威之事,以后会不会受到报复啥的,别忘了林家是怎么起家的。林翊对于那些家族,只有一句话:拿刀枪的,难不成还怕拿笔杆子的?
第178章段天羽这二十
有一江相隔,战事开始胶着。
军队开始征集船只,进行江战的训练。这上头,关外军进展最慢,别的不说,关外那地方,除了春夏有几天暖和日子,旁的时候,天气严寒,故而,北人多不通水性。不要说水上作战,不少关外军上船就晕。
林靖也有法子,分批次到船上,先不练兵,就先住在船上。不是晕么,住上一个月,只要没晕死,估计就都适应了。待得适应了船上走动,再行训练。
而且,这晕船,并不看身体强健与否,像林靖,平日里娇贵的跟什么似的。许多北人晕船,先时徒小三还担心林靖来着,林靖道,&ldo;我都会游泳,又不是没坐过船,哪里会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