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石头与水红楼之开国风云 > 第374章(第1页)

第374章(第1页)

章总督轻声道,&ldo;岂止糊涂,简直误国!&rdo;

二人正为林靖可惜,史副将过来,章总督一听钦差竟要看一看江南民情,当下脸色一寒,陛下这是疑他吗?

第245章

看到了吧?

知道陈柒宝这样颇有些心机的人为什么做皇帝做不好了吧?

便是因为,你陈柒宝虽有心机,可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的也都不是傻子啊?尤其,越是位高权重,越是人尖子里的人尖子。如章总督,陈柒宝派钦差看江南民情,他立刻便明白,皇帝陛下担心他拥兵自重了!

章总督的心情,怎么说呢,就如同初知道林靖这样的战功却只得一句口头表扬时的心情了。

心寒都是轻的。

这几年,章总督是怎么过的,只有章总督自己知道。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是轻的。他初时是浙地总督,因为当差谨慎,浙地对于防范倭匪很做出了些成绩。后来,朝廷要统一抗倭战线,让他兼任闽地总督,由此直接升任为浙闽总督,为天下总督之首。先时,泉州城两番遭倭匪劫掠,陛下大怒,两遭斥责于他。章总督派出徒小三到泉州抗倭,这也不过刚出点成绩,陛下便要着钦差&ldo;看一看&rdo;江南民情!

章总督真要冷笑了,他之所以没冷笑出来,便是因有史四郎在场,故而,章总督温言和悦道,&ldo;这委实太好了,好,这事我知道了。你远道过来,先去歇一歇吧。&rdo;

史四郎领命,随着总督府的侍卫去了客院安歇。

待史四郎去了,章总督笑,&ldo;有时想着,我也这把年纪了,当真不若去了这乌纱,回老家含饴弄孙的好。&rdo;

何先生轻声安慰,&ldo;大人,这原也是常例。何况,咱们江南这几年,的确也不大太平。&rdo;封疆大吏在外,陛下自然有自己的御下之法,何先生相信,就是现在的浙闽官场中,怕也有不少陛下心腹安插其中。只是,何必做得这样明显呢。如今,泉州刚刚大胜,你陛下就要着钦差看江南民情。

飞鸟尚未尽,就要藏起良弓吗?

这手段,也委实短见了些。

何先生毕竟是读书人,自来接受的是&ldo;君父&rdo;的教育,便是对一国之君有所不满,也不过肚子里打个转罢了。何先生立刻打起精神来,道,&ldo;今钦差之事,可是孔国公那里对咱们有所不满?&rdo;

章总督道,&ldo;眼下捷报频传,孔家一向是主战方,焉会不满?只看他一上本,阿青的战功便鸡飞蛋打,可见孔家如今在朝势头。&rdo;

&ldo;那就怪了。陛下如何会突然派出钦差呢?&rdo;何先生一时也想不透此间因果。

章总督道,&ldo;眼下要紧的,还是如何接待这位钦差大人。&rdo;

何先生道,&ldo;怕是要出一回血了。&rdo;林靖自然不会让史四郎空手过来,也是亲自写了信给总督大人,细交待了这位钦使的情况,包括拿银子打听消息的事儿,一给银子,就能打听着了。可见这位人品。

&ldo;先摸一下他的底,看看这是哪家的人马再说。&rdo;章总督眼中划过一道寒光,不论他是哪家人马,章总督都不会如此任人宰割欺凌!

整个浙闽的政治局势皆因钦差之故而显得有些微妙,而林靖,没过多少日子也晓得了他战功鸡飞蛋打的原因就在于孔家人作祟。倒不是林靖刻意去打听的,是何先生过来泉州时私下与林靖提了一句,林靖道,&ldo;我倒不在意战功不战功的,我要是想做官,也等不到现在。只是,圣人之后,也不过如此罢了。&rdo;

何先生劝林靖,&ldo;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阿青,你年纪尚轻,咱们私下说一两句则罢,在外头,可不好说这样的话。被人听到,不大好。&rdo;

林靖道,&ldo;先生放心,我又不会当着孔巡抚的面儿说这个。我就是觉着奇异,这孔家到底跟咱们总督大人是个什么关系啊,并非我军功之事,反正我自来不喜孔家人,他爱怎么着怎么着。我是觉着奇怪,既然孔国公一句话就能弹劾掉我的军功,依孔国公之势,焉何朝中会派出钦差来&lso;看&rso;江南民情。&rdo;

何先生不瞒林靖,道,&ldo;这事,说来我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着人去京城打听,一时也没信儿。阿青你素来多智,依你看呢?&rdo;以往,何先生还有些把林靖视为后生晚辈的意思,但,自从林靖指挥了一场泉州城保卫战,哪怕林靖屁个战功没得,何先生如今却是将林靖视为平辈论交的。

林靖长眉微蹙,&ldo;这件事,委实蹊跷的紧。如果说江南抗倭没有成效,朝廷派钦差过来,还算合情合理。咱们刚刚大胜,钦差这时过来,看什么呢?&rdo;

何先生轻声一句,&ldo;你觉着,有没有可能是看这果子是不是熟了?是不是,当摘了?&rdo;

何先生怀疑有人见江南抗倭局势不错来摘果子,只是,林靖道,&ldo;可孔家是一家子文官,他家,并没有武官出身的族人。如果是姻亲眷族,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总督大人与孔家一向关系不划。&rdo;

&ldo;不是孔家,&rdo;何先生道,&ldo;谢家呢?&rdo;

&ldo;谢孔一向不睦,孔国公是主派战,今江南情势大好,孔国公便是豁出命,也不会让谢家摘了这果子的。&rdo;林靖果断道。

&ldo;那么,还有一家。&rdo;何先生轻声道,&ldo;不知阿青你有没有听说过,林国公,林家?&rdo;

在何先生提及林家时,林靖的瞳仁有一瞬间的收缩,好在,他控制神色的本事一流,便是何先生也没察出林靖的异常。林靖顿了片刻,方道,&ldo;先生是说,先林太后的母族,林国公府。&rdo;

&ldo;对。&rdo;何先生能与林靖提及京城局势,便未将林靖视作外人,何先生道,&ldo;林国公府,林家,林国公,林翊。&rdo;

&ldo;先生怎么会想到林家,听说林国公一向是在朝为官的。林家虽为武将门阀之家,但昔年林老公爷身死边州,林国公守孝后起复,便再未有执掌兵事了。&rdo;林靖面不改色道。

&ldo;阿青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rdo;何先生道,&ldo;林家一直是武将门阀,先林老公爷之妹,便是先仁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林太后。先德皇帝登基时,因年岁尚小,一直是林太后掌政。这位娘娘,颇具才干,只可惜过逝太早。林娘娘过身之后,德皇帝身后诸子夭折,德皇帝崩天后,因缘际会,从旁支过继了今上。如今的孔太后,说来还是先林娘娘的儿媳。而且,今上能登帝位,与孔家,与林家,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今上登基后,林家备受重用。不瞒阿青你,先时浙闽一体抗倭的主张,最先,便是林公爷提出的。其实,林公爷初时提的是,苏、浙、闽,一体御倭。由此可见这位林公爷的见识不凡,而这位林公爷,并非没有领兵的经验,先德皇帝在位时,林公爷便曾率大军,平襄阳匪乱。林公爷深受今上信重,总督大人之位,别人不见得接得下来,但,如果换了这位林公爷,定能接得下来。&rdo;

听着何先生的分析,林靖的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他轻声道,&ldo;这几年,咱们这里抗倭形势大好,这个时候,不论谁要谋总督大人之位,都会留下官场骂名。依大人您说的,林公爷若是个极具见识之人,他焉会行此下作手段。&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