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琅咳嗽一声,外面的桂儿立即端了淡茶进屋。
周琅漱了口问桂儿,“二爷呢?”
桂儿道:“去书房看书了。”
齐重轩的习惯,起床之后总会径直去书房,这个家里他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书房。
周琅起身,“我去瞧瞧。”
小厨房里做好早饭,周琅带着人送去书房。
才走到门口就听到齐二老爷的声音。“你替姻奉竹说话了?你是哪来的胆子?这次皇上没追究下一次呢?你不过才补了修撰,姻家和你有什么交情,让你这样越级进言?”
接着是齐二太太劝说的声音,“老爷别怪轩哥儿,这事和陈家有关,咱们家和陈家也有交情,上次轩哥儿进大狱广平侯不是也帮了忙?”
周琅想要进门最终将手伸回来,门口的丫鬟不知要不要进去禀告。
齐二老爷已经道:“为了广平侯?广平侯都没有提起姻奉竹之事,”说着气息一沉,“是不是琅让你帮忙?琅为这件事还去了康郡王府。她和康郡王妃不是手帕交吗?”
一直不说话的齐重轩道:“不是琅,是我正好当值,皇上问起。我说出自己的政见。”
“政见?”齐二老爷冷笑一声,“朝廷有那么多官员,就你有政见。”
齐重轩垂下眼睛。
齐二老爷将手里的茶重重地丢在桌子上。这可不是小事,皇上若是有意杀姻奉竹,现在整个齐家也要被牵连,他了解自己的儿子,就算为人直率也不会这样冒失,到底是因为什么?想来想去只有可能是因媳周琅在外站得时间太长。她看向身边的丫鬟。
那丫鬟上前道:“二奶奶来了。”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丫鬟上前打帘。周琅走了进去。
齐二老爷坐在椅子上表情不虞,齐二太太脸上面前露出笑意。
周琅上前行礼。齐二老爷目光闪烁,抬起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儿子。这才起身,“吃了饭早些去衙门,刚入仕总要比旁人勤奋些。”
齐重轩应了一声,齐二老爷这才转身走了。
齐二太太走得慢些,周琅正好上前道:“我让小厨房做了样点心,这就给娘送去。”
齐二太太抿嘴笑,关切地看着周琅,“不要太辛苦,多在意身子,”说着拉起周琅的手,“瞧这手凉的,该多穿点。。。。。。”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过阵子和我去庄子上看看,我年纪大了,你也要伸手帮帮才是。”
从来都是齐大奶奶管家,齐二太太却突然这时候和她提起管庄子的事,是在间接提醒她多学中馈。
不论是齐二老爷还是齐二太太都认定是她伸手搀和了政事,才让齐重轩在皇上面前替姻家说话。
周琅微抿嘴唇,恭谨地抬头,“还要娘多教我。”
齐二太太满意地颌首,然后出了书房。
书房里静下来,周琅指挥小丫鬟将饭菜摆上,然后抬头看齐重轩,“时间不早了,二爷早些用膳吧!”
丫鬟摆箸的声音传来。
齐重轩起身半晌道:“我会和父亲、母亲说清楚,这和你没有关系。”
不论说不说都是她的错。
“二爷不用解释,”周琅顿了顿,“下次不要草率就是了。”
齐重轩沉默。
周琅握紧了帕子,这时候她情愿听到齐重轩说政局变化是一转眼的事,齐重轩恰好觉得时机正好于是坚持自己的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