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走了没多久,前头开道的镖师便过来通知要到了。
“快到古楼镇了,等下说不准会下雪,大家加快行进,进镇了好好吃顿热的!”
队伍的速度跟着提了起来,大家都不想在下雪天赶路,毕竟下了雪这路便不好走了,且还冷得不行,听得有热的吃自然动力十足。
池莲蓬缩在车里面,如今已经到了完全北方的地界,天寒地冻的,小雀拿了厚披风给她,池莲蓬直接把自己裹起来,脑袋上连帽子也一块戴上,争取在里头多取暖,下了车才不会被冻得走不动路。
渐渐的路边的人多了起来,人们步履匆匆,显然都知道等会会有大雪,正拼命往镇上赶。
马车队慢慢靠近古楼镇镇口,前边开路的镖师已经看到了镇口的大牌子,只是上边的字已经被先前下的雪给覆盖了,如今只能看见一半的字。
队伍一见镇上的房子出现在眼中,立刻兴奋起来,行进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池莲蓬听得外边的说话声,知道要到歇息的地方了,自然也高兴。
他们因为这段日子天气不错,在车上一连赶了五六日,途中都是在野外休息的,如今到了镇上,就能住进客栈里头,有个床铺躺下休息,可比车上坐着舒服多了。
队伍到了镇口,前头的镖师过去将通关文书送过去给守镇口的士兵看,得了通关允许,这才让队伍排着队慢慢的进了镇子。
越到北方,池莲蓬就越感觉到关卡的严谨,到如今来往的队伍进一个小镇都要通关文书,只怕日后到了京都都要查车算人头了。
一行人进了镇子,找了客栈停下来。
池莲蓬戴着宽大的披风帽子下车,帽檐遮住了她大半的容貌,南方温婉的气质同北方的豪爽之气相对比,一瞧便成了焦点。
池莲蓬并不是什么美人,只是地域不同养出来的不同气质,令北方的大汉们不由侧目,那火辣辣的目光直瞧得池莲蓬脸红,侧了侧步子躲到了孙得安身侧,小雀则站在池莲蓬身后,帮她挡住那些如狼似虎的眼神。
早闻北方汉子豪爽,只是没想到一个个竟然如此盯着人看,实在是让她不习惯,待孙得安那边寻掌柜的开好房,这便跟着引路的伙计上楼。
屋子里点起了炭盆,烧得房间里头暖烘烘的,小二送来了热乎的饭菜,小雀接进来摆了,这才请池莲蓬过来吃饭。
池莲蓬这回便让小雀盛了些饭菜一起吃,等下凉了可就直接冻上了,小雀起初不敢,只推了两三次,见池莲蓬有些不耐烦了,这个对她行了礼,那碗筷盛饭,夹了些素菜放上头,抱到一边站着吃。
池莲蓬自己吃饱了,招呼小雀过去桌边坐着吃,自个进屋先躺会去。
小雀赶紧放了碗筷,过去服侍她睡下,这才出去继续吃饭。
池莲蓬睡了一觉舒服多了,下午醒了便坐在屋里头看书。
这屋子在二楼,离下边的大堂并不高,下边的汉子说的话池莲蓬倒能听见一些。
依稀听着在说京都的形势,说丞相和禹王的派系又对上了,丞相那边的门生被人给暗杀了好几个,而禹王的门客则有几个出门“不小心摔死了”,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京都此刻政治局面的紧张气氛。
池莲蓬锁着眉头继续听,知道由皇上亲信把持的武将这边很是安静,只是近日各地方的官员陆续上书,说自己管辖地下面出现好几个官员意外死亡的事件,且有不少官员也被丞相和禹王派系的人上书弹劾,下马人数不少。
如今地方官员各个心惊胆战,就怕自个成了下一个“意外死亡”和“被弹劾”的目标,纷纷缩起脖子,躲在自己的办公地,乖乖的干些不大不小的事,力求不被注意到。
大汉们说着,有些是自己猜测的,有些是听着传言说的,只后边不知谁提醒了几句,众人说话这才小声了点,没多久便换了话题,依旧是朝廷上的,不过说的却是喜事。
“说是皇后娘娘前几日刚刚诞下了一堆龙凤胎,小皇子和小公主都平安如意,如今皇上大喜,封小皇子为平安王,小公主为昌平公主,且大赦天下,减了近三年的赋税,西边鲜依族、拂真族的徭役也跟着轻了,今年全国还将增开恩科,这可是大喜事!”
“哎呦,要开恩科啊?那咱们可得好好准备了,回头等上京的举子来了,咱们也顺道赚一把……”
再后面就是汉子们乐呵呵喊着怎么赚银子,池莲蓬也就没再听,只是想着刚刚听到的那些事,心里头不由的想起孙溪头,只望这事别扯上他才是,不然那可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