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咳嗽一声震停台下议论,突然提高声音道:“此人奏请册立武媚为皇后,急请当朝圣决!”
哗!
宣政殿炸开锅,简直是得寸进尺。
宸妃都被驳回去,竟然提及废后立新,这在大唐历史上绝无仅有,不用去想也是行不通,此人当杀当剐。
长孙无忌当然第一个不同意:“陛下,此事绝不可能,无端废后定会引来天下巨变,况且武昭仪宸妃不得,焉能直立皇后?”
身后,又是一片赞同,比上一次还强大。
李治毫不动容,大喝一声:“北衙统军!”
在北衙统军的历历控状之下,殿内的空气逐渐凝固起来,皇后与萧淑妃的恶事桩桩昭揭。
再加之御史崔义玄的抬笔润色,天下众臣听得无不惊秫。
声声叹息传来。
长达两刻,统军方才将全部罪状陈清,抹抹嘴角的唾沫星子大步离开。
废后,已成定局。
皇帝亲自发旨暗查皇后,而且罪恶滔滔,此时若是有人站出来反对废除皇后和萧淑妃,金夕一定会指着鼻子说他是同党。
长孙无忌震声道:
“陛下,皇后与萧淑妃理当废黜,可是,臣绝不允立武昭仪为皇后!”
此次,他身后恭迎声少了许多,因为第一次反对赐封武昭仪为宸妃,结果皇后与淑妃立即弄得这种下场,而且剥去了皇帝的颜面,这次若是轻易反对,没准下次的苗头对降临自己头上。
长孙无忌是朝中元老,又是陛下外戚舅公,当然不会有事。
崔义玄此时震撼发声:
“陛下,武昭仪淑德贤慧,识得大体,当属皇后最佳人选,不知为何有人反对,倘若是仅凭流言蜚语便胡乱朝政,岂不意味我大唐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根基动摇,这万万使不得啊,陛下!”
终于,他的身旁传来恭和之声。
一时间,宣政殿内新旧势力发生争执,各说各的理由,不可开交。
金夕见双方势力仍有差别,一群老臣仍然依附在长孙身边,持久下去又会不了了之,凭借着洪大的气力震声叫道:
“臣有奏!”
震荡恰到好处,既体现不出身有修为,又能令所有人为之一振。
长孙无忌一见是崔神庆,双眼紧紧眯在一起。
“奏!”
李治抬手制止众人,指向金夕。
金夕才不在乎什么规制,大不了一走了事,若不是身负崔家,他早就提着神剑杀入太尉府了,率先对准了长孙无忌:
“太尉,崔某有一事不明,还请太尉定夺。”
这殿中,除了皇帝李治,地位当属长孙无忌最高,若是无关圣裁之事,当然可以启奏长孙无忌。
“讲!”长孙无忌一直盯着崔神庆的嘴。
金夕却是紧紧瞪着长孙无忌的眼睛,丝毫不去闪躲,同时射出一丝恼怒:
“太尉,臣神庆府下有四位娘子,均是通情达理之女,只因身份均出低微,而且婚配之时正值睦州战乱和朝政繁忙,所以从未行娶纳之礼,直到目前还未陈明哪位是妻;可是,吾家四位娘子均是极力推让,以至于几个月前两位娘子自尽身亡,以此来纳定妾身……”
“住口!”
户部尚书见自己的侍郎竟然在朝廷上说出这种不着边际的话,简直是无地自容,恼羞成怒之下喝令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