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蔡氏还是没憋住,她挑明了说了。
刘表道:“没办法啊,伦理不能乱,刘琦是长子,这事儿就只能由他来做。”
否则,对外的名声也不好听啊。
别人非得说他宠爱蔡氏,为了蔡氏,不顾伦理,他可不想临死到头的时候,还背上这样的恶名。
可是蔡氏一听这话,她又有主意了。
不就是伦理吗?
不就是长幼之分吗?
这还不简单。
她把刘琦给杀了,刘琮不就是长子了吗?
所以,打那时候起,蔡氏就开始寻找机会下手杀刘琦,她不光是找,还试了好几次。
不过刘琦运气好,每次都巧妙的躲过去了。
但是,躲是躲过去了,他心里头还是害怕啊。
家里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天天琢磨着要杀他,而且,此人还位高权重,手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
他是吃饭都吃不安稳,总要先喂喂猫,喂喂狗,确定他们没事,自己才敢吃。
睡觉也是一点风吹草动就猛然惊醒,日子久了,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恰逢刘备和诸葛亮过来,刘琦听说刘备仁德,又跟刘表交好,便想找他来帮帮忙,想想办法。
诸葛亮早就料到刘琦会来了,因为现在蔡氏几乎已经收买了整个荆州城的人,刘琦想找人帮忙都找不到,他只能找外人。
外人里头,也就刘备有那么几分好心了。
甭管是真好心,还是假好心,总之,刘备是不可能暗算刘琦,更不可能明面上加害刘琦,这就够让刘琦感激的了。
“叔叔,你就帮帮侄儿吧!”
一见到刘备,刘琦是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他知道刘备和刘表是兄弟相称,自己也没客气,张嘴就叫叔叔。
刘备看着刘琦这可怜兮兮的处境,也忍不住叹气。
他转头看向诸葛亮:“先生啊,你就给他出出主意吧。”
这娃儿实在是惨。
娘死了,爹不疼,后妈还总想着杀他!
若是刘琦单独来找诸葛亮,诸葛亮还真未必会帮他,但是刘备出面开口了,他就得给个面子。
“公子,不知道你可曾听过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
刘琦摇头。
诸葛亮无奈,只能给他讲述。
这个故事算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了,讲的是晋献公的后妻想要毒害晋献公的两个孩子,结果,最后一个孩子跑了,一个孩子没跑。
最后,没跑的孩子被后妻给害死了,跑的那个孩子卷土重来,当上了皇帝。
听完这个故事,刘琦也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留下来就是一个字:死!
谁也救不了他。
想活命,也就是一个字:跑!
刘琦拱手跪谢:“多谢将军、先生指点迷津!可是,我自小待在荆州,从未与外人打过交道,能跑去什么地方呢?”
就怕他不管跑去哪里,蔡氏家族都有办法派人把他给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