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娘家人的埋怨,郭燕没什么好说的。
她理解家族在这个时候,只是想找一个爆发点而已。
她不怪娘家,当初郭家为了能够把她嫁进张家,花费的代价之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甚至就连她也只知道冰山一角,比如,她的陪嫁之一就是郭氏企业的干股若干。
不过后来因为燕青羽的劝说,张家已经将这些干股退还郭家了。
现在想想,郭家差点没把肠子都悔青,那会儿是算计一时之利益,盘算着反正闺女已经嫁进门了,该借的东风也借了,既然张家高风亮节,那么他们也就顺势收回了。
然而谁能想到,岛上居然会发生这种世纪股灾?
现在再去想当初要是没有收回干股,那么此刻也不用这般作难了,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
郭燕不好怪娘家人,自然也怪不了张家。
大富之家出身的她,眼光自然不会低。
她当然知道因为她的缘故,郭家借了张家多少东风。
至少,因为她的原因,岛上的权贵子弟,几乎没人敢朝郭家伸手。
仅此一项,郭家赚回的就远比给她的陪嫁多的多,更不用提他们借着张家姻亲的名◇▽,头,这些年扩张了多少。
她是明理的人,自然不会认为是张家只收钱不办事。
张家也没这个义务和责任,说起来,自从她嫁入张家门里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是张家人了。
就连她的名字,也已经改成了张郭燕,她现在姓张。
不能怪张家,也不能怪娘家,可郭家如今的窘境。身为郭家女儿的她又怎能不担心?
种种原因累积一起,让郭燕近来的情形怎一个煎熬了得?
万幸,如今燕青羽的主动解难,终于能让她守的云开见明月了。
……
在台湾待了两天,陪老爷子说说话,又见过大哥张沪后,燕青羽就和方南一起启程前往香港了。
有些布局,他还要亲自吩咐下去。
另外就是,在他的指点下,逃过了这次股灾的众多好友们。想和他一起吃个饭。
回到香港后,燕青羽首先汇合了望穿秋水的何朝琼,然后一起一一拜见过诸多亲长。
比如义父金庸。
说起来也真是郁闷,因为去年北面大陆发生的事,让金庸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他如今是铁杆亲大陆派,所以很多港人把对北面的指责,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金庸这一辈子活到现在这个地步,可以说是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