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1908之钢铁雄心txt奇书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楼和大桥(第2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楼和大桥(第2页)

对此严光在深感失算的同时,也只能强硬表示可以将其当作装饰品或者是避雷针使用…

“可是…”

“多少钱我出!”

“哦,那就没问题了…”

所以说建筑师就喜欢严光这样的雇主。因为严光能拿出足够多的金钱来完成他们的梦想。而且说实在的,建筑师们也很喜欢严光拿出的这款外形设计,虽然在他们看来帝国大厦顶端的天线是无用的…

虽然仅仅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大楼的初步设计和大楼模型,不过这仅仅只是初步的设计而已,根据建筑师们的推算。想要完成大厦的全部设计工作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毕竟这么高的建筑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曾经完成过。

他们有信心完成,也是因为严光自身庞大的财力和来自整个国家的支持,再加上全国最优秀的建筑师有大半都集中在这里。不然的话他们真的没什么信心完成这么一座庞大的建筑。

&non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威廉?f?兰博负责。在前人的设计基础上,他仅花了两周的时间便构成了建筑图纸。)

“那么。你们觉得要造完的话需要多久…”

站在一米多高的大楼模型前,严光一边欣赏着大一号的帝国大厦模型,一边询问着身旁的几名建筑师代表。

这还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严光身后的几个建筑师代表在互相看了看后,才推出了一个人出来。

“很抱歉,我们也不清楚,不过恐怕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

当然不可能用三年,不过建筑师们第一次设计并建造这么高的摩天大楼,心里难免会有些没有信心,所以才会说出三年这个数字来。

“这样…”帝国大厦是用多少年建成来着?(1年又两个月)严光也有些记不住了,不过他还是点点头道。“不管怎么说,你们尽力而为吧。”

说着严光将一份表单递给了这几个建筑师。

“那,把你们需要的东西都列在上面吧…”

仅仅只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不可能让建筑师们将所需的一切都弄明白,不过最初所需的物资列出来还是没有问题的,在这方面几个建筑师甚至没有进行过研究和计算,就已经在表单上列出了最初所需的物资。

“这些吗…”

瞥了一眼后严光点点头,然后将表单交给了身旁的岳昌。

“让下面的人把这上面的东西都运到上海来吧…”

“是!”

在将表单通过电报传出去前,岳昌看了一眼表单,发现表单上所列的都是一些水泥和钢筋等物资,除此之外就是所需的人力和建筑机器等…

“建那么高的一座楼,估计给用不少钱吧…”

虽说如此,不过岳昌还是在期待着这座将会是世界第一高建筑建成后的样子…

——————————

国内最大的几家钢铁企业几乎都是严光开的,水泥等虽然没有被垄断,但严光也曾经小小的开过几家,为严光带来过几千万元的收益的水泥厂。

所以当岳昌的那份清单发出去没多久,各种原料就已经天南地北的从全国各地运抵上海。

至于建筑师们所需的工人和机器?作为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就有现成的。而上海市的市长谷垣就是他的下属。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虽然现在严光的地位很稳固,可毕竟没有一国元首常年到处跑的理由不是?毕竟现在不像后世,后世好歹还有个飞机。可现在就只有一个轮船和火车。

然而严光来上海,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座帝国大厦,或者说如果只是一座帝国大厦的话,还不需要严光亲自跑到上海来,只要直接将建筑师召集到北京不就行了?

严光此次前来上海的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开发浦东…

浦东的范围包括黄浦江以东到长江口之间巨大的三角形区域,南面与奉贤、闵行接壤,西面与徐汇、黄浦、虹口、杨浦、宝山6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隔长江相望。在另一个时空的1980年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当时的共识,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了两个世界:浦西就是上海。浦东只是从外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菜地。

作为中国和亚洲最大同时也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想要更好的发展上海,发展浦东显然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早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初,徐世昌等人和当时的上海市长就曾经提出过开发浦东的计划,而这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黄浦江上修建能够通车的大桥——————黄浦江水深港阔,是上海的主要通海、通江、内河航运干线,因而建桥不易。清代黄浦江形成“长八渡”,早在另一个时空的1930年代就有建桥动议。但始终无法实施。

1970年代配合上海石化工程,建成第一座黄浦江大桥——松浦大桥。该桥系多孔钢桁梁公铁两用桥。但建桥时没有预见到未来通海航道会向黄浦江上游延伸,桥下净通航高度仅10米。1980年代。南浦大桥开工,系单孔双塔斜拉桥,一跨过江,此后黄浦江上的大桥才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

虽然徐世昌等人都认为开发普通势在必行,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中国的参战。当时的中国虽然不像英法等国一样需要维持数百万的远征军和庞大的舰队,但是几十万远征军远征高加索依然使得国社政府在财政上出现了严重的赤字,原本每年财政都有很多盈余的情况更是荡然无存,甚至到了几乎每年都需要严光个人出资进行补贴的地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