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故意插科打诨的,后来听说打出脑子来,肯定是死了人了。便高兴了,慌忙跑转去,对唐僧道,“散了伙也!”。
唐僧仔细听完之后,才就摆出恼的样子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兜转马,与沙僧、八戒过去看个究竟。
其实唐僧八戒悟净心里都清楚的,就猴儿那脾气,打死土匪才正常哩。
这长老也算甚不忍见吧,即着八戒给筑个坑子埋了,自己与他念卷倒头经。
八戒道,“师父左使了人也。行者打杀人,还该教他去烧埋,怎么教老猪做土工?”老猪傻眼了,怎么回事?拍到马腿了么?放火反而烧到自个了啊。
不想行者觉着冤枉,被师父给骂恼了,心里还是清楚的,肯定是八戒鼓捣唐僧了,就吓唬老猪。
呆子慌了,只好把两个贼尸埋了,盘作一个坟堆。
三藏叫,“悟空,取香烛来,待我祷祝,好念经。”
行者努着嘴,不肯啊。便道,“好不知趣!这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那讨香烛?就有钱也无处去买。”说的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如此不给师傅面子,唐僧听了能高兴么?
三藏恨恨的道,“猴头过去!等我撮土焚香祷告。”
唐僧更加恼怒猴儿,自己也胆小怕事的,就把责任全推给猴儿了。
和尚就念叨起来了,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
三藏更加郁闷,这猪八戒也跟着起哄啊,但舍不得教训老猪,就将这个怨气又都算到猴儿身上了。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索性等我祝他一祝。”这猴儿也真恼了,有你师父这么干的么?
着铁棒,望那坟上捣了三下,道,“遭瘟的强盗,你听着!我被你前七八棍,后七八棍,打得我不疼不痒的,触恼了性子,一差二误,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打的骂的是土匪的坟堆,其实是故意给唐僧听的。但这番说辞,就将八戒和沙僧却给得罪了。因为八戒沙僧对玉帝他们是十分痛恨的,但却是基本没办法的。猴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还能指望着俩师弟给自己说好话么?这俩人现在看悟空是那么的嫉妒,眼中钉肉中刺一般。
三藏见说出这般恶话,却又心惊道,“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起来?”虚伪,这就是典型的虚伪。
行者道,“师父,这不是好耍子的勾当,且和你赶早寻宿去。”悟空还恼着呢,没有给师父最后一个台阶下,估计那小猴儿脸现在耷拉的跟小驴脸似得。
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忽见路北下有一座庄院。
那么咱们就都能理解了。但是这到底谁对谁错呢?说不清了,师徒加上白马,按形同一体来说,五行既然相生,那么必有相克之时。
玉龙是水,是可以克制唐僧这个火的。所以唐僧颠簸了几十里地,并没有抱怨白马;但是自己却是能压制悟空这个金的;悟空正好能够收拾老猪那么个木;八戒呢,偏能镇住沙僧的土;本来沙僧是可以转场的,属性是能影响到玉龙的,咱们看沙和尚负责牵马就明白了的。但他没有说话,也没制止,这么心生不满嫉妒,一不有所作为,那么五行就乱了,各怀不忿了。
走到前面一个村舍,碰见个老头儿,便告借一宿。老者害怕道,“爷爷呀,一个夜叉,一个马面,一个雷公!”行者闻言,厉声高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
猴儿现在看什么也不顺眼呀,吓得老头更是不轻。
三藏搀住老头儿,陪笑道,“老施主,不要怕他。他都是这等粗鲁,不会说话。”进门之后,喝了口茶,估计更饿了,说话也随口来了。提醒老夫妇不要因为徒弟长得凶恶便害怕,都是佛家的高徒,越难看,越能说明才是沙门高才的。
那个婆婆道,“见貌丑的就这等虚惊,若见了老虎豺狼,却怎么好?”
这话开始没听懂,后来才琢磨出来,老太太是别有所指的,认为自己的儿子就算再不是东西,也好过豺狼虎豹。
老者道,“妈妈呀,人面丑陋还可,只是言语一吓人。我听此言,故然悚惧。”这个老头儿明显是个怕老婆的主儿。
长老出门叫来,又吩咐道,“适才这老者甚恶你等,今进去相见,切勿抗礼,各要尊重些。”八戒道,“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行者笑道,“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这师徒四人,现在挺逗儿的。沙僧终于开口了。这个时候,八戒和沙僧对悟空的意见,已经有所体现了。。
那妈妈儿看着还挺贤慧,即便携转小儿,咐吩煮饭,安排一顿素斋,他师徒吃了。渐渐晚了,又掌起灯来,都在草堂上闲叙。
但是老吴的话里有话,这个老太太,可不是一个贤慧的主儿,恰恰相反的,老吴是在说反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