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该去那里租?”
送小晴走进幼儿园后,林建国走在街道上,很有些头疼。
九五年其实是有房产中介的。
这行从古至今都有,只不过现在叫中介,以前叫掮客、牙商。
古代虽然人口流动性很小,但是大城市也会有不少流动人口。一些买房租房买地,都会找到牙商。
那会的牙商不仅卖房租房卖地,而且等会贩卖人口。
穷人家会通过牙商,把女儿卖到大户人家做奴婢
一个十四五岁的黄花大闺女,大部分时候也就价值五两或者十两银子。
特殊年代时,因为经济原因,一切都由国家分配。所以没有了中介滋生的土壤,为此各种掮客牙商也就消失了。
毕竟那时候没什么私人财产,农民和工人都吃大锅饭。
房子是国家分配,工作也是国家安排。
八几年经济开放后,一些商品房随之出现,国家政策允许买房卖房的过户,所以也就有了中介。
不过这时候的中介,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带。
京津都不多。
更何况是经济发展很慢的小城?
后世遍地可见的房产中介,以及几百万中介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随房地产行业火爆的而出现。
大概是在千禧年后,中介行业开始发展。
一零年左右,形成随处可见的庞大规模。
现在的九五年,林建国想要租房的话,可没什么中介店可找。
他只能用笨办法。
那就是看中哪个小区后,去小区附近问聚集的大爷大妈。
这些大爷大妈自然会给林建国带路,告诉林建国哪里有房子出租。
毕竟大爷大妈,永远是十里八村,或者一个街道以及几个小区,消息最灵通的人。
各种家长里短,谁的打了老婆,谁的老婆在外偷了人,或者谁出去嫖被抓,再或者谁家发了财。
问她们,那一问一个准。
“住的太近不好,太远也不方便。”
林建国嘀咕着,坐进幼儿园附近,一个挨着附属医院的小区。
他和宋宛芳所住的纺织厂附属小区,倒是有房子出租,林建国也知道。
但他不太愿意和宋宛芳的父母居住在一个小区。
这样比较烦。
还是稍微有些距离好。
既可以互相照应,也不用天天见。
要不然以宋宛芳的性格,她肯定有空就去陪她爸妈。或者她爸妈,就会来林建国家。
真要那样,林建国可就是想和宋宛芳亲热,也没机会和宋宛芳亲热了——。
“大妈,我问一下。”
“这小区有没有人往外租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