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手里拿着旱烟,看到杜若几人后,走到杜若身边。
老支书先跟两个公安打了声招呼,然后才看向杜若。
老支书看杜若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张了张嘴,嗓音沙哑道,
“你放心,我会说服他们的,”老支书安慰杜若,“不让他们告你!”
“你自从来了牛家湾,为牛家湾做的事情,我都记在心里。”
“我们牛家湾不会忘恩负义。”
杜若笑了笑,说,“谢谢!”
杜若对老支书倒是没恶感,老支书没上过学,也就小时候跟村里的教书先生认识几个字,他成长的环境,受到的影响,使得他看事情,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杜若不能用后世的价值观去看待他,因为他没接触过。
老支书是真的佩服杜若的,也真心觉得牛家湾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杜若。
但是,他在牛家湾生活了几十年啊,当了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们对于老支书来说,就相当于家人。
人都是自私的,谁还没个偏向?
只是老支书的偏心程度,没那么严重罢了。
杜若对老支书虽然没有恶语相向,但是她也不会原谅就是了。
杜若已经开始思考后路的问题了。
老支书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杜若,“这是我让孩子他娘做的馒头,你拿着路上吃。”
老支书递给杜若的时候,油纸包碰到杜若的手,有丝余温。
老支书一直把油纸包放在怀里,生怕油纸包里的馒头凉了。
杜若被冰冻住的心,到底流过一丝丝暖意,笑着说,“您留着吧,我刚才已经吃了三个馒头了。”
“您不信问杨公安!”
杨公安配合的点点头。
老支书看着手中没有递出去的馒头,眼里闪过一丝落寞,只好把馒头收起来,道,“行,那你们路上小心点。”
“我明天就去找魏家人。”
杜若点头,“嗯,谢谢!”
老支书又看了眼李秋菊,见李秋菊始终低垂着脑袋,似乎连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老支书知道,李秋菊是恼恨了牛家湾所有人,这怪不得她。
是他们对不起她!
老支书本想对李秋菊说点什么,此时,也只好叹口气,挥了挥手。
离开牛家湾后,杜若明显感觉到李秋菊似乎放松了些,像是逃出虎笼的兔子,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连走路的时候,脚步都轻快许多,似乎已迫不及待。
一路上,李秋菊都紧紧握着杜若的手,直到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