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又问道:“吴哥,不,老吴,这车真漂亮,你告诉上我,这是什么品牌的车,怎么还把粪叉子粘上去了。”
吴天听后一笑,说道:“这车叫玛莎拉蒂总裁,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车,是非常受女孩子喜欢的。”玛莎拉蒂,一家意大利豪华汽车制造商,它是意大利顶尖轿跑制作在技术的体现,也是意大利设计美学以及优质工匠设计思维的完美结合。其独有的“三叉戟”的品牌标志与来自意大利浪漫的声浪,让众人欲仙欲死。
今天要介绍的却是一家子,他们就是缔造了玛莎拉蒂汽车品牌的——
玛莎拉蒂家族
在开始之前,我为介绍一下:这家人包括一位爸爸和六个儿子(本来是七兄弟,但三娃在1岁时夭折)。
由于出场人物众多,下文在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后,将用玛爸爸、大娃、二娃……七娃代替。
玛爸爸鲁道夫·玛莎拉蒂是一位铁路工人,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热爱工程,每天捣鼓铁轨上的克虏伯机车,为他的儿子们也走上工程师道路打下基础。
当然,鲁道夫和妻子卡洛琳娜非常相爱。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一连生育了七个孩子:
大娃卡罗尔·玛莎拉蒂出生于1881年;
二娃宾多·玛莎拉蒂出生于1883年;
三娃阿尔菲力·玛莎拉蒂约出生于1885年,但于次年不幸夭折,为了纪念这个不幸的孩子,鲁道夫夫妇将第四个孩子也起名为阿尔菲力;
四娃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出生于1887年;
五娃马里奥·玛莎拉蒂出生年份不详;
六娃埃托·玛莎拉蒂出生于1895年;
七娃厄尼斯托·玛莎拉蒂出生于1898年。
要记下七个娃的名字都不容易,要养育这七个娃的老玛夫妇更不容易。
由于家里孩子太多,大娃很早就没有上学,十几岁到Affori自行车工厂工作。
随后,这台发动机在Anzano工厂正式投入量产。
大娃被聘为赛车手,驾驶自己的发动机自行车在1899年-1900年多次获得比赛冠军,创下50公里小时的速度纪录;
1900年底,大娃跳槽到意大利著名汽车公司——菲亚特公司,成为一名试车员;
1903年,大娃又跳槽到伊索塔·弗拉斯基尼汽车公司,不仅作为试车员,也兼任机械师、工程师;
同年,成为工程师的大娃介绍刚满20岁的二娃和16岁的四娃进入伊索塔·弗拉斯基尼公司,将他们带上汽车工程之路;
在这期间,爱搞发明创造的大娃又设计出一台动力更强的单缸发动机,并将其安装在木制四轮马车上。
1907年,26岁的大娃带着四娃跳槽进入比安奇车队,在多项赛车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汽车界逐渐有了名气;
二娃仍然留在伊索塔·弗拉斯基尼公司,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担任赛车手的同时,大娃继续研发生产汽车,终于在1909年,年仅28岁的大娃创立了“米兰少年”汽车公司。
兄弟情深的他立即把年仅14岁的六娃招进公司,一则协助自己开展工作,二则是让六娃早点进入汽车行业,三则也为家里减轻生活负担。
不幸的是,1910年大娃罹患肺结核离开人世(也有说法是在车赛中受伤去世)。
大娃一生虽然短暂,工龄却占了生命的12,期间还搞了大量的发明创造。
虽然多次跳槽,但越跳越好,最后还当了老板。
而且,大娃对于几位弟弟们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娃,二四六七娃要走上汽车制造的道路会困难很多。
我认为,如果大娃身体健康,生活到老,一定会让玛莎拉蒂汽车公司早诞生几年,可惜天妒英才,命运弄人,为早逝的大娃默哀。
1912年,年满29岁的二娃将在比安奇车队的四娃和在“米兰少年”汽车公司的六娃召回伊索塔·弗拉斯基尼公司(二娃当年没跟大娃和四娃走,是多么睿智的决定)。
1914年,已经获得了足够制造技术和启动资金的二娃、四娃、六娃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创立了公司,并以最出色的四娃为名,命名公司为“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公司”,主要业务是为老东家伊索塔·弗拉斯基尼公司生产的汽车进行改装,并参与道路汽车赛。
不过公司建立不久,一战爆发。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结盟,作为同盟国参战,二娃、四娃、六娃应征入伍,公司没人管了怎么办?
换作其他家庭,估计就崩溃了,可是老玛家不怕,因为人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