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再有半分懈怠,赶紧报了幼小衔接班。
如此一安排,小汪除了已经报名的跆拳道和画画两个兴趣班,又多出幼小衔接班的语文、数学、英语、大脑潜能训练四门课程。
严姐尝到了亲子阅读的甜头,也不肯放弃。
于是,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六点就起床,忙活一通,把父子两个送出家门,就收拾整理家务,然后给自己做饭吃。
下午歇口气,然后就得去接小汪回来,参加各个培训班。
培训结束,回家吃饭,然后就是洗漱、睡前故事。
一天下来,忙得精疲力尽。
周末上了培训班之后,空下来的时间又要赶着带小汪出去郊游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好将以前内向的儿子培养成大方开朗的性格。
难怪她现在没那心思再做从前那样精致的妆容打扮了。
颜如舜很是感叹:“这还没上小学呢,就忙成这样,现在的孩子可真累啊!”
“谁说不是呢。”严姐也感叹,“我都好久没有像今天一样跟朋友坐在一块儿好好聊天了。”
说到这里,她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立刻就跳了起来:“哎哟,都四点了!那个,如舜,我得去接小汪放学了,今天就这样啊,改天咱们接着再聊。”
颜如舜自然不会耽搁她的正事,也连忙起身告辞。
回去的路上,想到严姐说的这些事,她开始觉得梅白的决定不是没有道理。如果真要把孩子留下了,日后梅白一个人能把孩子这一摊子事搞定吗?
就算搞得定,也很艰难吧!
她因此心情舒缓了许多,又想到简简以后也要面对小汪如今在面对的这些事,不由微微蹙起眉头。
她其实并不认可为了跟上小学的教学进度,而去上这种已经有应试雏形的幼小衔接的培训班。
难道孩子要从入学伊始就开始应试吗?
这恐怕不利于个性和创意的培养吧。
她手里倒是有一份培训班的介绍,上面说,语文课主要是教授拼音和读写,数学课主要是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英语是字母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学习,大脑潜能训练说的比较含糊,大概就是带着孩子做各种智力游戏。
这些内容看起来倒是不难,可严姐也说了,包括小汪在内,衔接班里好些孩子都学得很吃力。
颜如舜听了默然。
有一句话她不好说出口:严姐是在小汪三岁才辞职,那之前的三年小汪连正经的自理能力都不怎么具备,更不用说其他方面的学习了,那可是完全的浪费。
回想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再想想HS里边儿的那些孩子,颜如舜心里模糊觉得:如果从一开始就根据孩子的情况合理规划,慢慢学习起来,幼小衔接班的这些内容其实很轻松就能够掌握,甚至远远超越。
她的步伐从些许的茫然和伤感,渐渐变得坚定有力。
迎着金灿灿夕阳,颜如舜一边快速地迈动双腿,一边在内心给自己狠狠鼓劲:
简简,为娘一定会努力的!你等着,娘亲我这就满血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