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修庙是必然。
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那些乱七八糟部落都拜佛。
至于朱元章为什么突然想起这个老对头,那当然是杨丰鼓动了,这时候有大批陈友谅旧部出山,而朱元章在杨丰怂恿下对这些人的处置也很简单,他们的子女留在内地安置,编户为民而且依照普通编户标准,给耕牛农具种子这些,然后到凤阳府垦荒种田,但他们就必须去会宁,也就是跟着杨丰作为雇工去垦荒。
然后剩下的全交给杨丰了。
这些人年轻的也得四十多,年纪大的都五六十了。
就是让他们去死在会宁,然后以此作为交换,给他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大明编户的合法身份。
他们是杨丰的雇员,死了杨丰给他们家人安葬费接回安葬,活着给他们发工钱,虽然他们年纪偏大,但却都是百战之余,压制会宁那些女真也罢蒙古也罢绰绰有余,至于开荒种田也是好手。而他们的家属在朱元章手中算是扣押,他们也不敢造反,朱元章也不用给他们花钱,最后还能给朱元章经营出一片真正的农耕区,可以说压榨出最后价值了。而杨丰的附带条件就是让张定边到会宁修庙,虽然他是想在会宁城,但朱元章改成去奴儿干城,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到了会宁就随他便了。
实际上不仅仅永宁寺,朱元章还在会宁都指挥使司辖区,同时修建多座寺庙。
长白山上一座,也就是五龙宫。
会宁城一座。
吉林城一座。
奚关城一座。
第一批修这五座,都是他委派僧侣过去主持。
当然,其他肯定不是张定边这种高僧了,那都是正经的高僧,张定边纯属被塞进去的,反正把他扔到会宁也强于他在外面游荡,总是搞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重要的是……
他可以给那些老反贼们幻想啊!
要不然杨丰可没办法让那些老反贼在会宁安心开荒。
有他在那里,然后再哄着老反贼们说咱们等待时机,在会宁边开荒边聚草屯粮,哪天看朱家气数已尽,咱们再起兵南下。有张定边在呢,你们就放心好了,然后剩下就是这些老家伙们日复一日的等待,再等个十年就全爬不动了。那时候就算他们还有那心也没那力气了,然后一人发点养老金赶紧回家哄孙子去吧,上个炕都费劲还造什么反,这么有前途的事业交给年轻人吧!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这么好的设计,朱元章当然也喜欢了。
至于杨丰包藏祸心……
这些老反贼的亲人留在关内,那就是朱元章的人质。
造反?
造反杀全家!
张定边也有人质。
他现在的确是个和尚,但他也有子孙后代啊,他出家时候都已经四十多了,当然早就有儿孙了,这些人现在一样也在朱元章手中做人质啊,朱元章对他的意思和对其他人一样。
就是让他去死在会宁的。
以姚广孝的头脑,当然迅速理清了这件事的脉络。
他这才放心。
要不然他真的心惊肉跳啊!
这是什么人,当年可是差点阵斩了大明皇帝的,不过就算是朱元章的旨意,他和张定边混在一起,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毕竟他背后是燕王。不得不说杨丰这个混蛋不讲武德,对着他一个老和尚搞偷袭,差点把他吓出心脏病来,还让他不得不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脱身了。
只能沾上这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