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独在异乡为异客是什么生肖 > 第七十四章申诉无门拦轿告状(第4页)

第七十四章申诉无门拦轿告状(第4页)

婷婷感觉这个人不坏,便说自己想找省政法委书记张玉荣,可进不去,是省委信访处的黄处长主动问她有什么事,了解情况后要她去信访处。瘦高个男人笑了笑说:“你运气不错,难怪你被优先接待。你想找张玉荣?我告诉你,张玉荣不在省委上班,他的办公室在海江招待所里面,你去哪里准能找到他,他坐一辆米黄色小轿车。”

意外获得了这个信息,婷婷非常高兴,准备等一段时间,省委信访处能解决问题更好,如果解决不了,再去海江招待所找省政法委书记张玉荣。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过去了一星期又一星期,这期间婷婷多次去派出所和分局,得到的答复和原来一样;只能领取医药费。这时,婷婷想起了瘦高个男人说的话;别指望他们能给你解决问题。

3月19号父亲三周年忌日,婷婷免不了伤心的哭一场,但她没烧纸焚香,十几天后的清明节及以后的岁月里她都没烧过一张纸。她的观念是人死如灯灭,死后做的再好也是假好,甚至是显摆活人的脸面,善待在世的人才是对的。

3月的洪昌一片生机勃勃,红了桃花绿了柳,处处春意盎然。

老人们相互搀扶着散步晒太阳,脱去了厚厚棉衣的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追逐嬉戏。女人们穿起了时尚漂亮的春装,和熙的春风吹拂着她们的脸庞和秀发,在春光的沐浴下格外妩媚动人。年轻的小伙子穿着衬衫,西装夹克搭在手腕上,风度翩翩帅气潇洒。

可婷婷丝毫没有春天来临的感觉,去省委信访处上访已经快一个月了,仍然毫无结果。万般无奈,婷婷准备去海江招待所找省政法委书记张玉荣。

考虑星期一比较忙,婷婷决定星期二去找张玉荣书记。

这天早上,婷婷身穿白色套裙,挎着装有状子的背包早早来到海江招待所,门岗不让进,她便站在大门外,准备拦张玉荣书记的轿车,婷婷在报纸上见过张书记的照片,张书记方脸大耳相貌堂堂。

拦了几辆黄色小轿车都不是张书记的车,9点多钟,远处又来了一辆米黄色小轿车,婷婷立即走到路中间伸开双臂,小轿车停了,司机探出头训斥道:“你干什么啊?让开!”

这时,轿车里面的人摇下车窗玻璃伸头询问,婷婷一看正是张书记,连忙奔了过去。她一只手扒住车窗,另一只手将早已准备好的状子递给车里的张书记,哀求的目光望着张书记,语速急切的说:“张书记,你一定要为我作主啊!”

张书记接过状子看了几行字后,抬起头对婷婷说:“我带回去看,你后天上午再来,到了叫门岗给我打电话。好吗?”

婷婷激动得说不出话,只知道连连点头。

星期四上午,张书记在办公室里接见了婷婷,说状子他看过了,要婷婷把事情的经过讲一遍,听完婷婷的讲述,他拿起笔在状子上签下了‘尽快处理,严惩凶手’8个字,思索片刻后说:“按程序是应该转下去,可转下去时间长,已经拖了这么久,你自己带去交给市公安局的余局长。怎么样?”婷婷感恩戴德的直点头。

从张书记办公室出来,婷婷直奔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门同样进不去,婷婷只好拿出张书记签了字的状子给他们看,这才顺利的找到了余局长,余局长看过状子后,审视的目光盯着婷婷问:“你刚从海江招待所来?是张书记叫你带过来的?”婷婷点点头没说话。

余局长皱了皱眉头说:“你先回去吧!我们会尽快解决。”

望着婷婷的背影,余局长心里说;哼!还认识张书记。看不出来啊!

婷婷以为几天之内就能拿到赔偿款,结果还是被踢来踢去,婷婷又找余局长,余局长语气夸张的说:“还没把钱给你?我给他们打电话。”

婷婷心里明白他在演戏,便话中有话的说:“余局长,别打了,他们阳奉阴违,当面答应背后又是一套,你打电话也没用。我现在去张书记哪里,让张书记给他们打电话。”

最后一句话婷婷故意说的轻描淡写,余局长一怔,心里琢磨;张书记为人虽然厚道本份,但毕竟是省政法委书记,倘若知道他的指令到现在还没执行,再老实的人也会生气,再说面子上也过不去啊!一旦激怒了他,自己的乌纱帽还戴不戴?

想到这里,余局长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大骂自己的部下。

余局长痛骂一阵后和颜悦色的对婷婷说:“小仝,你先回去,我马上找他们,料他们不敢不执行,我保证你两天之内拿到钱。可以吗?”

婷婷客气的说:“谢谢余局长!真不过意,让你费心了。”心里却说;哼!你也怕呀!

第二天,90年5月9号下午,派出所指导员从保险柜里拿出存放了近一年的一包钱放到婷婷面前,十分不情愿的说:“你数一下。”

婷婷打开包钱的报纸认真的数着,3716,26元,一分不少。把钱装进钱包里时,一张面值一分的纸币有点脏,婷婷不想要,连同包钱的报纸揉成一团准备扔进垃圾桶。突然,她想起自己捶张科长桌子时说过少一分都不行。于是,又把揉成一团的报纸展开,把哪一分纸币放进钱包。

拿到赔偿款婷婷并不高兴,而是无比的心酸和愤慨,女儿89年4月9号被打伤,89年5月30派出所作出处理决定,90年5月9号才拿到赔偿款,历时一年多。如果没有省政法委书记的干预督促,这笔赔偿款永远拿不到。

赔偿款没有给婷婷带来快乐,但儿子的来信给了婷婷极大的欣慰。涛涛说驾驶培训班结束后,本可以回石家庄团部,但他主动要求去了离保定几十公里远的高阳通讯站,理由是哪里条件艰苦,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有利于自己成长。

看完信,婷婷眼眶湿润了,自言自语的说;儿子啊!你长大了,成熟了。

()

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