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摇头,说:“不是这个,语言,文化,灵魂,我……失去。”
他想到了什么,示意乔伊斯在这里坐着等,匆匆起身,回到帐篷里,回来时带着一本书,借着昏暗的清晨的天光翻开。
乔伊斯看到了,那是一本《英雄王之诗》。
锡林翻到他折起来的某一页,手指对着书上一行行地看,乔伊斯看到那本书上,作了密密麻麻的索沙语言批注,直到他找到了那一行字,沉声诵读出来。
“愿我的子民归于‘一’。”锡林照着书,读道:“用同一种文字,信奉同一束光明,过同样美好的生活,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圣光之下,我们无分彼此。”
那是英雄王留下的诗篇,吟游诗人把它世代传颂,乔伊斯隐约懂了什么,然而锡林合起书,朝他摆手,说:“不。”
“不。”乔伊斯道。
“不。”锡林指指书,又以手势平抚,示意乔伊斯看他的族人们的帐篷,意思是不赞同英雄王说的这句话,又摇头道:“语言,文化。”
他指指自己,眼里带着惆怅与伤感,抬头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长长叹了口气,声音中充满了沧桑与无奈。
乔伊斯终于明白了锡林的痛苦与悲伤。
他要保护自己的族人,却不愿意被并入群山之国,索沙有着塞外独特的,古老的游牧文明,整个民族,就像拥有了自己的灵魂。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以及自己的信仰。
然而在圣战中,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只能在中原大地上寻找落脚之处,但无论在哪里定居,都势必被中原的国家所吸纳,长期下来,索沙文明便将被同化,最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朵汇入江海的浪花。
罗杰穿好衣服出来,说:“乔伊斯,我们得上路了。”
乔伊斯还有点困,毕竟晚上没睡多久,但出了森林,就是平原地区,至少路好走了,可以在马车上睡会。
罗杰用索沙语与锡林交谈,锡林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听着,最后点了点头。
马车已经被烤干了,锡林还在里面垫上了珍贵的毯子,找了两匹马套上,乔伊斯坐上车去,仍忍不住揭开车帘,看着锡林。
这个时候,锡林和罗杰正在说着什么。
罗杰转身走来,锡林几步追在他身后,以索沙语快速地说着一些话,他握着罗杰的手腕,罗杰转身,以一个“切”的武术动作,不露声色地拆招,架开锡林的手。
乔伊斯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罗杰却快步上了马车,说:“走。”
锡林在后面大喊。
“乔!”锡林喊道。
罗杰道:“别回答他。”
乔伊斯道:“他怎么了?”
罗杰道:“他想跟我们一起上路,护送咱们去香格里拉港。”
乔伊斯道:“为什么?”
罗杰说:“怕咱们有危险,驾!”
乔伊斯知道他既然和罗杰一起出行,凡事就要听他的,罗杰既然拒绝了锡林的好意,便有他的理由。
于是罗杰驾着车,离开了索沙的营地,乔伊斯扒在后栏,朝着远处看,看见锡林站在营地外,乔伊斯便笑了笑,朝他挥手告别。
“照顾好自己!”乔伊斯喊道:“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锡林远远地站着,没有朝乔伊斯挥手,而是转身走了。
“你不喜欢他吗?”乔伊斯问罗杰。
“不。”罗杰说:“草原民族相对而言,处事简单,他有照顾族人的责任,这个时候,不能抽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