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做好午膳后,盛皎月招呼张大人吃饭,她的眼睛圆溜溜的,特别的亮,养了几个月,脸看着也圆圆的,白白软软。
男人盯着她的脸,默不作声看了好一会儿。
她给自己夹什么菜,就吃什么菜。
他是有些挑食的,此刻竟然觉得碗里的豌豆没有从前那样让他深恶痛绝。
盛皎月即便迟钝也感觉到张大人直勾勾盯着她的眼睛,她脸红了红,以为是自己脸上有脏东西,抬手擦了擦脸。
男人才觉得自己唐突,狼狈收回目光。
用过午膳,他回到衙门,昨天才来找过他的程小少爷今天又专程跑了一趟。
程离彦拦住了张大人的路,“我只是想查查户籍,张大人何需要如此严格?”
男人面色严肃,“昨日已经破例让你看过,程大人不要得寸进尺。”
程离彦冷笑了声,齿根发痒,若不是昨日他什么都没查到,今天不会再上门讨这个不痛快。
人一定就在苏州,罢了。
大不了他一家家慢慢的找。
张俞目送他拂袖而去,不甚在意惹恼了未来的内阁重臣。
张老夫人觉得儿子最近心事重重,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心情似乎不错,不会再像从前日夜都待在府衙,如今是到了时辰就回家。
她思来想去还得是盛姑娘的功劳,她私下问过盛姑娘,并未婚嫁过,只是家中有难才逃来了苏州。
接下来的半个月,盛皎月发现张大人对她很殷勤,她在京城虽已经习惯了旁人对她的好,但也隐约察觉到了张大人似乎对她有意。
应该是喜欢她,才对她殷勤。
不过张大人待一个人好也似润雨细无声,不仔细瞧根本瞧不出来。
盛皎月对张大人并无恶感,相反觉得他是个很好的好人。
表面冰冷,内心柔软。
她先前有一回出门,在深巷里看见了刚下值回来的张大人,冬季冰天雪地,路边有几只快要被冻死的猫儿,男人小心翼翼将猫儿捡起来,抱在怀中,用衣袖帮他们挡风御寒,带回家里好生养着了。
还有一次,她刚洗完头,张大人帮他母亲跑腿来送东西。
她正巧在梳头,又用不惯桃木梳,梳齿将她的头发刮得有些疼,疼的她龇牙咧嘴,很不好看。
也不知道是不是张大人和他母亲说了这件事,隔天张大人就又帮他母亲送了柄玉梳过来。
用过午膳,盛皎月把张大人送到院门口,冬天都快要过去了,天气也没有先前那么冷,院墙边的枝头已经开始抽出新枝。
张俞忽然停下脚步,他鼓起勇气,面不改色:“冒昧问一句,盛姑娘家里可还有人?”
盛皎月思考半晌,“没有了。”
张俞说好,握紧的拳头松了松。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找媒婆向她提亲。
—
盛夫人并未告诉云烟,她女儿如今身在何处。
她自己都不清楚女儿的落脚之地,她只是见云烟寻死觅活于心不忍才告诉她人还活着。
云烟是自己猜到的姑娘在苏州。
以前姑娘在她面前小声抱怨在太子身边做事太累,以后要去江南过日子。
苏州是二少爷先前休养的地方,姑娘一定是回苏州去了。
云烟花了快半个月的时间才到苏州,路上已经将她的积蓄花了一小半,等到了苏州她去了二少爷住过的宅院,敲了门无人作响。
云烟倒也聪明,向邻居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邻居说这院子一直就没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