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下人准备了一碗安神汤,喝了之后,休息了一下,薛蟠便彻底的恢复了。
想着王子腾要给自己找的老师,不管什么时候到,自己总是应该好好准备准备。
于是,薛蟠又将四书五经这些科考必备的书籍拿出来翻看了起来。
只是薛蟠到底是一个现代人,前身又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即便是背下来了,但是却理解不了。或者说,他理解的和现在主流观点很多恐怕都不一样。
就更不用说在制艺题上,他至今还未摸到门槛……
八股文和他后世理解的并不相同,题目从四书中出,答题代圣人口气立言,从朱子集注中阐发,这些都不是能靠读书背书就能搞定。
尤其是,很多忌讳的地方,这些东西,薛蟠可是一点都不知道。
若是犯了忌讳,就算是再花团锦簇,恐怕也没有用,甚至引来祸事。古代文字狱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些都是需要有人提点的。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
不只是因为穷,而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在师资力量上。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但是你也要进了门才行啊,一直在门外打转有毛用。
当然,其实也不乏天才,自学成才。
但是显然,薛蟠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好在,薛蟠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不错,差的也就是临门一脚。而这一点就需要名师指点了。
摇了摇头,将书籍放下,既然理解不了,不知如何破题,那就且先别管,还是先来练字。
所谓是字如其人,见字如面。
在古代,不,不止古代,便是在现代也是一样,一手好字,可是很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
而薛蟠两世为人,在毛笔字上显然都不怎么会。
这虽然和读书一样,也是要靠悟性的。
就好比武林高手过招,往往都是一招见高低。
是不是那块料,到没到那个境界层次,一眼可知。
一模一样的东西,有的人看上去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有的看上去却是赏心悦目。
这就是天赋。
不说努力达不到,但是却很难。
好在,薛蟠并不要求自己成为书法大家。
一来是他本身没有那个兴趣,在一个现在也有些好高骛远。
当务之急,只要能够写出工整,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就好。不要求个性。毕竟他是要走科举的,最要不得的就是标新立异的个性。不说和光同尘,至少也不能锋芒毕露。
如此,薛蟠临摹起来,倒是颇有心得,至少不会如同一开始一样,写出来的字都糊成一团了。
如此,薛蟠自然就又窝在梨香院不出去了,出去也不走远,就在附近散散心,间或有南宫等人请客,也去一趟,但是出门在外,护卫可没少带。
这自然引起了南宫等人的注意,询问之下,顿时一阵嘲讽。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