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翰林院,并且加入馆藏室之后,薛蟠整个人就如同消失在了官场之中。
其他人都忙着这里学习,那里钻营,请教前辈,或者在上官,皇帝面前露脸。
唯有薛蟠,每天除了点卯之后,基本上都见不到什么人。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知道薛蟠被留在馆藏室,还以为是得罪了什么人,或者不讨皇帝欢喜。
众人还还有些同情他。不过也免不了幸灾乐祸。
枪打出头鸟,叫你之前那么嚣张。
不过,在之后知道是薛蟠自己的选择的时候,更是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
一个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薛蟠脑子出了问题。
就如同做官,大家都喜欢进入吏部,户部这样的吃香部门一样。
除非是被调剂,或者没有办法,谁愿意自己选择工部这样的清水衙门?
本来之前还打算和薛蟠交好的一部分人,瞬间就缩了回去。
毕竟,薛蟠这一看似乎就没有什么前途。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于薛蟠即便是科举成功之后,还能够沉得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感到很是佩服。
所以,和薛蟠更加交好了。
对此,薛蟠都不在乎。
他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经常就是在馆藏室里面待一天,最早的来,直到下衙之后,又是最晚的,才能回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公务很是繁忙。
每日的一日三餐,都有专人配送,每十天休息一天,没有夜班,这就是工作时间。
要不是现在不流行上夜班,加班也没有嘉奖。
薛蟠都想要泡在馆藏室了。
他进入馆藏室之后,并没有立马就搜寻有没有修炼之法。
一方面是刚开始的时候,肯定引人注意。
至少薛蟠就能明显的感受到,最初的一段时间,时不时的便有一道道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
大家倒不是觉得他有什么问题,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只是对他充满了好奇,看他能够坚持多久。
这个时候,薛蟠自然不能出格。不然恐怕麻烦不小。
在一个,馆藏室面积可不小,藏书就更多了。
一时半会儿之间,他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至于说询问,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所以,薛蟠也就按捺住性子,真的沉下心来,好好地阅读了起来。
反正,最开始薛蟠打的主意,其实就是效仿黄裳,阅读三千道藏,开创九阴真经。
修行之法,未必有,但是读完一个馆藏室,肯定对自己修行帮助莫大。
因此,不拘于是经史子集,还是佛经道藏,只要有兴趣就看一眼。
觉得不行,就当打发时间的书籍,粗略的看看,不求甚解。
觉得不错,就多看看,细细品味,若是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就仔细揣摩,甚至可以去请教馆藏室的上官,或者自己老师。
如此,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觉春夏与秋冬。
慢慢地其他人也就不再注意他了,实在是薛蟠的生活太过规律了,两点一线,不求上进,如同书呆子一样。
但是有的人却更加满意他的行为了。
比如他老师,比如馆藏室上官,比如翰林院掌院,比如皇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