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青辰虽然并不想听这些话,然而她却悄悄和劳四娘互换了个眼色。
赵德媛是个厉害女子。
“父亲去退亲。我有三分为了我自己不死心,所以怪父亲。但其余七分却是为了家里。”
她伸了手,摸了摸赵德明的头,教着他道:“以后切不可再说楼大人。”
“可是。三姐——”
赵德明显然不服气,季青辰也乐得旁观,看他们姐弟争论。
要知道。她当然清楚楼云当初订亲的事。
他是足足在泉州城打听了半年,把顺昌县主赵德媛打听得彻彻底底。才在出使高丽前匆忙订下这门亲事的。
明明有了两个不省心的兄长,楼云还是订下了她。
只说明赵德媛此女,让楼云觉得可堪匹配。
“三姐,季坊主也说是楼大人的错。他明明就是自己托了官媒上门来求亲,送了草贴子过来。我们家虽然落泊了,当初却也不是去求着他订这门亲的——”
赵德媛被弟弟拖了后腿,心里焦虑。
然而她如今也是山穷水尽的时候,就算明知旁边的女坊主在看笑话,她也是顾不得了。
她只当是在教训弟弟,并不去和那季坊主说话。
“德明,楼大人是大理寺丞,他非要避嫌退亲说到哪里都是有理。但我们家却不一样。父亲这一退亲,我只怕以后咱们家,便是在本家里也让人瞧不起了。”
“三姐?”
“姐姐是女子,当初和楼大人订了亲,只是想着将来成了楼家的媳妇,尽心照顾楼大人的起居。让他为官家尽忠。至于娘家,姐姐只要父母亲身体康健,哥哥们上进,你也用心读书,自己有出息就好。这岂不比我嫁到楼大人家,靠着楼大人拉拨你们要强得多?有娘家的兄弟们可依靠,或是娘家兄弟们全指着我,哪一样好我难道还不明白?
季青辰呷着茶,在茶盖缝里看了这赵德媛一眼,倒也看出她说这话带了三分真。
她不禁就冷笑起来,楼云果然也不是随便订亲。
此女见事明白,配得上宗女之名,也配得上她的县主封号:
顺之则昌。
“哥哥们这回如果能脱身出来,只怕更是明白几分世事,只要他们踏实谋个营生,孝顺父亲和母亲,家里就好了。家里好了我也就好了。楼大人娶我,我欢喜,他要是真不愿意娶我,我除了伤心不甘还能如何?在这当口上出了这件事,本不是我能预想的。我哭完了怨完了,只要哥哥们能上进,我也不怕将来嫁不到好夫君。可是……”
她耐心听了起来。却听那顺昌县主哭泣道:
“可是父亲这一去出头退亲。是非曲直却是说不清了。”
“怎么就说不清了?哥哥们确实是不好,但一则和姐姐你并没有关系。再则,哥哥不会打杀人,楼大人一定清楚不是重罪。也不会连累他的前程。但他当初在泉州向咱们家提亲,对父亲何等的礼敬,泉州城人人皆知。姐姐你要是被退亲了,你以后可怎么办——”
赵德明毕竟是年纪小,说到伤心处,什么话都嚷了出来,
“更何况,大家都说楼大人上门来求亲,是因为他倾慕姐姐你。是在前年蕃商大会上见着姐姐你的样子。结果他风流不改,不过是半年,到了外夷扶桑不知又买了什么夷女,又把姐姐你忘在脑后。当初我就劝过父亲,楼大人府里有好多的美人,不要让姐姐你和他订亲,结果全家人都笑我年纪小,不肯听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