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宋朝好丈夫书包 > 169 说穿旧情(第2页)

169 说穿旧情(第2页)

陈文昌听得外面的歌舞声,神色一动站了起来。

他走到了窗边,季青辰也走了过去,便看到渡口桥上有船主请来的的两个瓦子戏班子。

“这曲《靖海平安舞》,还是两年前楼大人在泉州城时,让林行首写出来的。”

忽听陈文昌说到了楼云,季青辰心里一跳,侧目看向他,笑道:

“这曲子从泉州城传到台州来了,是为了给楼大人表功?”

“这是楼大人为官家表功。”

陈文昌爽朗而笑,“靖海平安,当然是官家的功劳。”

这回季青辰也听明白了,这是楼云在拍官家的马屁——只要陈文昌不避开说楼云,她当然也不怕,免得叫人以为她心里有鬼。

“楼大人,应该算是官家旧人?”

她想着这些日子在明州城里听来的种种流言。

“自然是如此。”

陈文昌伸手拉了半扇格窗,挡住了她的身影。

他与她都没有看到码头相连的官道上,从明州城方向有几匹快马急驰而近,楼云还有三四里路就要来了。

陈文昌伸手把她面上的绿围纱从两边揭起,挂在了横插的帽簪上,露出了她含笑凝睇的面容。

她与他四目对视,心里还在打气,她既然不亏心当然就要坚决地和他对视到底。

她上面正瞪圆眼睛盯着陈文昌,垂在下面的手,却突然感觉到了轻轻地碰触。

陈文昌隔着衣袖,碰了碰她的指尖,见她诧异之后侧面掩唇而笑,腮上泛出淡淡的嫣红,他也笑了起来,隔袖牵住了她的手,缓步在舱厅里走着。

虽然不好这样走出去,在舱厅里转几个圈总可以吧?

外面的仆妇和小厮们都退得远了。

‘楼大人——我听说他当初在江北边军时是籍在武宁军麾下。而官家登基前,曾经进封亲王,就在京城领了武宁军节度使的虚职。”

他一边走着,一边笑道,季青辰听他说起楼云,当然要防着他突然问起怀疑的事,所以仔细听着,听他道:

“那一年我和爹娘赌气,正好游历到京城。因为先皇苛待太上皇,我就与太学、国子监、还有附近几府赶过来的士子们一起参加了叩阙上书。官家那时还是亲王,受命驱赶我们。要枢密院调兵。枢密院使正和皇上吵着,不肯奉诏。他也没实在的兵权,只能翻了武宁军的名册,把回京城轮休的武宁军官、兵卒调去了宫门前。其中就有楼大人。”

“原来是这样……”

季青辰听到这里,知道楼云那时当然可以不听亲王的征召令。

按大宋制,调兵令都应该由枢密院发出,亲王这个空架子节度使是没这个兵权的。

然而,楼云当初是不是因为这事件,早在科举前就在未来官家面前留过一个好印象,她现在并不是很关心。

她现在正揣测着陈文昌说这话的意思。

他和楼云是早就相识了?

还是他曾经在京城宫门前,因为叩阙的事被楼云这武宁军官揍过一顿?

“如果楼大人来季园求亲……”

陈文昌突然说了这一句,措不及防让她大吃了一惊。她下意识就截断道:

“我并没有——”

还没等她想清楚要怎么辩解,陈文昌仍然面上带笑,在一张交椅上坐下来。

“不是你的错。”

他双手隔袖握着她的两只手,抬头凝视着站立面前的她,苦笑道:

“他和顺昌县主退亲的事,太奇怪了。县主从小在宗学外站了六年,有半年就是听了孙师傅的课。孙师傅把楼云痛骂了一通。又不听我的劝再次上书弹劾他。所以我这次回去,着实打听了前年他在蕃商大会上遇到顺昌县主的事。我听着一位阿拉伯商人说,她的女儿当时就在那廊下,看到县主戴着绿荔枝花的围纱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