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守卫战大获全胜。全歼胶东旅。活捉旅长刘珍年及以下高级军官数十人。使得全省士绅官民对吴孝良的看法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早在吴孝良赴任之初。多数人并不看好这个出身北洋无兵无权的光杆省长。更何况其时省内势力盘根错节。日本人占了济南赖着不走。盘踞在泰安的韩复榘和占据青岛的张宗昌又明争暗斗。他能在山东省起到的作用应该极为有限。
可是实力不在张宗昌之下的刘珍年如此轻松的被吴孝良吃掉。整个山东军政两界都被这狗血的一幕惊呆了。那姓吴的究竟使了什么招数能让实力不弱的刘珍年全军覆沒。有人说是其北洋旧部南下帮了大忙。也有人说他仅仅凭着五百民团就打败了胶东旅。说法不一。却使得整个事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外界将此事传的沸沸扬扬。不过当事人却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的搞起了土地改革。李又廷对吴孝良继续在军事上扩大战果的行为极度不以为然。在他看來此时正是趁机在鲁北立威扩充地盘的大好时候。即便不想锐意进取扩大得战果。被关押在临淄县的孙百光。刘珍年等人也该给个说法啊。这样不闻不问算怎么回事。
不过。吴孝良在个村庄之间奔走來回。却是极难抓住他的人影。任凭李又廷急的团团转也沒有办法。让他头疼的还在后面。临淄县内一下子多了大批人马。人吃马嚼。省府账面上的钱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此番大获全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援兵乃是由东营方向驰援的二百骑兵。这些人均不是普通的骑兵。而是货真价实的蒙古骑兵。与这些蒙古骑兵同來的还有二百步兵。这些人装备精良。人手一只花机枪。腰间一把盒子炮。着深灰色军装。头戴钢盔。装备之精良世所罕见。就是这四百人摧枯拉朽一般击溃胶东旅。并活捉了刘珍年。
只是骄兵悍将难以约束。与省府卫队的宪兵们几次爆发冲突。李又廷忙的满脑门汗。安抚了这个。又另一方。整天竟被这等琐事缠住不得脱身。痛苦难当。
时间进入八月中旬。距离临淄保卫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吴孝良终于回到了临淄。李又廷得着信之后。终是松了一大口气。还是让正主來治这些骄兵悍将吧。谁知道这些平时极爱闹事的人竟都规规矩矩老实了起來。李又廷得知这种情况后气的大骂。这帮活土匪欺软怕硬。
吴孝良这半个月來亲自和朱武生督办了各村的土地改革。荒田等无主之田均被分与佃户。土地改革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惩办不发土豪劣绅。安抚开明士绅。对于恶迹斑斑。罪行累累的地主老财施以雷霆手段。下狱、审判、抄家、分田。几步措施环环紧扣。一时间临淄百姓们人心大快。坐拥大片土地的富户们却如坐针毡。恨不得将手中土地送出去一些。以避开吴主席咄咄逼人的目光。
经过这半个月的走乡串户。吴孝良感慨良多。他终于明白封建王朝之时。为何有不历州县。无以至台阁的潜规则。只有身为亲民官。与百姓打交道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了解百姓们最想要的是啥。百姓们的这种需求。远远和他所想的不一样。在他前世教育熏陶中。农民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一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事实上。他们的需求远远低于这些。
当吴孝良和一户农家提起这个标准时。那人竟连忙摆手摇头。略带尴尬的解释道:“那俺可不敢想。地主才这样子过哩。俺们能有一块不交租子的地种。就算只有二分三分也知足啊……”
最终。他将“一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作为了他在临淄县土地改革最实实在在的口号。他号称要在三年之内。让所有参加农会的农民们都实现这个目标。
由于有了刘庄的表率。各村村民们竟争相恐后的纷纷要求加入农会。一时间临。农会在临淄县急剧膨胀。迅速成为一股在县内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农会以及土地改革都已经步入正轨。接下來他需要考虑一下如何处理孙百光和刘珍年的问題。其中。刘珍年属于外來军阀。百姓们对这种人并无好感。甚至当地士绅对他们亦无好感。反倒是孙百光这种本就当地士绅。同时又组建有私家武装的本地豪强一类的准军阀。最为棘手。他孙家在临淄县风光数十年。在本地势力盘根错节。虽然被打压下去。成了落败公鸡。但他们的势力暗地里绝不会消停。各种掣肘以及打黑枪使绊子的行为屡见不鲜。
所以。吴孝良给处置孙百光定了个去势留人的调子。即饶孙百光一命。并在本地打压其威望和势力。然后再抬出其他孙家男丁。取代孙百光留下的威望真空。如此打拉之下。只要掌握得当。当可收临淄城内士绅之心。
公审孙百光的大会在省政府门前的小广场举行。高高的杆子支着一个扩音喇叭。由于这一竟不是吴孝良第一次搞这种大型机会活动。有些人已经对这种可以将人的声音放大的奇怪设备见怪不怪。
之前阅兵搭起的临时台子还沒有拆掉。台子两侧用高杆子支起了黑色的横幅。贴着七张一角朝下的白纸。上书“孙百光公审大会”。高音喇叭先是一阵嘈杂的电流声。随即竟哼哼唧唧的响起了音乐与唱歌的声音。看热闹的人群顿时來了性质。据说能放出人唱歌的东西叫做留声机。只有大上海或者留过洋的家庭里才会有这种东西。如今居然在省府前的小广场前也瞧到了这个稀奇。很多人都是不停的咂舌。
“嘿。这个热闹沒白來看……”
“快看。快看。那不是孙团长吗。”
其中一人。手指高台子。只见一个反剪双手的中年人被押上了台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