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冬十月了。燕王朱棣在北平休整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有所动静。半个月后,沧州接到谍报,燕军集结了三十万大军,离开北平,向辽东进发,已经到达通州。山海关一带已经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沈若寥把地图钉到墙上,然后斜靠在床头,连着五天,盯着地图出神,一动不动。
山海关有重兵把守。然而这并不说明什么。上一次,燕王用了近乎一模一样的手段,不但从吴高手中把永平救了出来,还把关外驻守大宁的朵颜三卫和宁王朱权连锅端了。
又奔山海关而去。燕王就喜欢搞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堂。
但这一回,究竟又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
他想不明白;彻底想不明白。
傍晚时分,老三哥端着晚饭走了进来,看到午饭还在原地一动没动。
“大将军,你魂儿丢啦?饭都不吃。”
沈若寥白了他一眼,仍然不动。“你才大将军呢。”
老三哥关上门,坐下来。
“老弟,我觉得,你应该马上回德州去。”
沈若寥转过脸来望着他。
“干什么?”
老三哥低声道:“你装什么傻。这儿没有你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沧州城里,表面上上上下下都当你是左副将,这儿你最大;其实真正肯听你的,还就是我们这八个人。”
“八个?顶多七个。”沈若寥想起谷沉鱼就有些牙疼。
“就是说啊。但是德州那里,起码经过济南一战,大将军嫡系的那两万人马现在都肯听你的。”
沈若寥嘲笑道:“我说老三哥,你发烧啦?听我的管个屁用,他们都是大将军的人,时时刻刻跟着大将军走。我回到大将军身边,不照样还是只有你们七个,外加一个没事添乱的。”
“还是不一样。毕竟两万人拿你当自己人看,你感觉舒服啊。在这儿说好听了是上宾,说难听了感觉跟敌军特使也没什么两样。不舒服。”
“没什么不舒服。沧州要是只留徐将军一个人,感觉上重量失衡。现在正好,真定有平将军、吴侯爷,沧州有我俩,德州有大将军、魏国公和铁尚书。”
老三哥道:“可是兵力上仍然失衡。沧州虽然有两个守将,但是说到底,只有徐凯将军一个人手下的兵力,原先是三万,现在也就三万,而且只会越来越少。真定可有二十万人。德州大将军旧部两万,新调集了十一万,加上魏国公先前带来的十一万,也有二十多万人呢。说到底,还是沧州最薄弱。”
沈若寥笑道:“是啊老三哥,你这么一说,我不是更不能走了。”
老三哥道:“老弟,我的意思是,你起码到大将军那儿去要点儿兵啊。就算你打算蹲这儿了,沧州这么点儿兵力不够;你手中没有兵,更不行。你赶快回去,要上他几万人马,再带回来。”
沈若寥沉思片刻。
“你说的有点儿道理。”他说道。“让我想想看。”
老三哥嘟囔道:“你最好快想,尽早决定,越快越好。”
第二天早上,沈若寥向徐凯说,打算离开几天,去德州管大将军要点儿兵。
左副将军想干什么,徐凯当然没话可说。此外,他也觉得沧州守军力量稍显薄弱。沈若寥和他一起巡城一周,最后看了看城防;然后,就告辞出城,南向直奔德州而来。
沈若寥带着自己的八个人,当天下午赶到了德州,向盛庸和徐辉祖说明了情况,表达了要兵的意思。
盛庸当即爽快地答道:“没问题。你就把我两万旧部带上好了。他们跟你熟。”
徐辉祖却摇头道:“没那么容易。若寥,你需要先告诉大将军,你一共需要多少人马,具体多少骑兵、多少步兵?”
沈若寥在沧州已经考虑好了这个问题。
“一万一千两百人。一半骑兵。”
“一半骑兵?你确定?”
“确定。”
徐辉祖和盛庸对视了一下。
“好的。你容大将军跟我商量一下,等会儿告诉你。”
片刻之后,徐辉祖差人把他找回来。盛庸见到他,便说道:
“沈将军,我决定了,本部一万一千两百人,其中五千六百骑兵,交给你带上;另外,徐大人麾下一万一千两百人,其中五千六百骑兵,一并交给你。这样,你手中一共是两万两千四百人,一半骑兵。你看如何?”
沈若寥吃了一惊,看了看徐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