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太却不似夏尚书一般对林女婿有些意见,夏太太道,&ldo;只看阿靖这般顾家,以后咱们囡囡嫁过去,就挨不了辛苦。&rdo;又说三儿子,&ldo;要不是他有那个心,谁能改得了他的心意?阿靖还不是好意,许家好歹算是拐着弯儿的亲戚,三郎去了,多少总有个照应,倘是不知底理的地方,三郎这么昏头昏脑的撞上去,才是福祸难料呢。&rdo;官场之中,谁没些至交,谁又没些对头呢?是故,家里孩子们的前程也不是随便安排的。夏三郎在许尚书处,这一想就同林靖脱不开干系,可反过来想想,起码夏三郎在许尚飞处,家里不会太过担心。
夏尚书道,&ldo;我哪里因他挑动三郎离家怪他,是阿靖那小子,平日里甜言蜜语的,三郎刚走那会儿,不论如何打听,他一字不吐,现下想想,当真叫人气闷。&rdo;
夏太太善解人意道,&ldo;这还用想,这男孩子小时候,最讲个傻义气。阿靖肯定是碍于义气,才不说的呗。&rdo;
夏尚书打趣道,&ldo;可见真是亲岳母,你这疼女婿的,也算帝都城头一份儿了。&rdo;
夏太太道,&ldo;那是我命好,有个好女婿。我看阿靖身子骨也越发康健了,自打天暖后,就没再生过病。&rdo;
&ldo;这倒是。他家也不指望他为官作宰的,平平安安的便好。&rdo;
夏太太却是不爱听丈夫这话,道,&ldo;我看阿靖自小就有志气,以后定有大前程。&rdo;
夏尚书自不会与妻子争这个,女婿现年不过九岁,前程不前程的还远呢,便顺着老妻的话哄了几句,哄得老妻眉开眼笑则罢。
只是,林靖虽然出门的时间少了,但,臭显摆的时间可一点儿没少。像他时不时的就要求未婚妻给做些糕点啥的,然后在朋友关小二跟前儿显摆,请关小二尝他媳妇做的糕。夏云初天生的好手艺,都能在林靖这挑剔人嘴里过关,何况关小二,纵以往不大爱吃糕点的关小二,吃了夏云初做的糕,也是赞叹不已。
这个时候,林靖便会一脸得意模样道,&ldo;你这老光棍儿,不怪没见过世面,你既喜欢,多吃些便是。&rdo;
老光棍儿啥的,关小二险没叫糕给呛去半条命!
关小二吊着眼睛,不服气的瞧向林小四,道,&ldo;有媳妇就了不起啊!&rdo;
&ldo;当然了不起啦!&rdo;林小四道,&ldo;有媳妇的人有糕吃,知道不?&rdo;
&ldo;我没媳妇,家里一样有厨娘会做糕,不然,我还有银子在外买去哪。&rdo;
&ldo;真个笨的,厨娘做的、外头买的,那能跟媳妇的小手亲自做的一样么。&rdo;难得林小四竟能摆出一幅过来人的脸孔,与关小二道,&ldo;你可得叫关婶婶给你抓点儿紧,帝都出挑的女孩子有限。像我家云初妹妹这样儿的,估计是再没有了。你要是再不着紧的把亲事定下,以后打光棍儿估计不会,但帝都的好女孩儿都给别人挑走,以后就只剩歪瓜劣枣啦。&rdo;
因林小四有诅咒他未来媳妇歪瓜劣枣的嫌疑,关小二险再与林小四打一架,不过,看来夏姑娘的糕点实在美味的面子上,朝林小四晃了晃拳头做罢!
关小二恶狠狠道,&ldo;我以后定娶个比夏姑娘更好看,不,比你林小四更俊的媳妇!&rdo;
林小四大言不惭,&ldo;要是找个比夏妹妹好看的不难,你要是想找个比我好看的,可就不容易啦。&rdo;然后,他还装模作样的一摊手,挑着一双薄皮大凤眼,一幅目无天地的嘴脸,道,&ldo;我至今还没见过有这样的人哪。&rdo;
关小二终于给自己的小竹马林小四恶心的吃不下糕了。
第92章皇贵妃之五
林翊一走,林靖觉着肩上的担子就比较重了,但没想到,大哥一走,家里跟着就诊出一件喜事,那就是,大嫂子越氏又有身孕了。于是,林靖觉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林靖去宫里请安时还与太后姑母说呢,&ldo;当初大嫂子怀着阿泽的时候,大哥就领了到襄阳缫匪的差使。这回大哥一走,大嫂又有了身孕,姑母,你说多巧啊。&rdo;
林翊先时因父母孝期耽搁,二十五岁时方初初做了父亲,林太后自然是乐见娘家子嗣兴旺的,笑道,&ldo;是巧。那你可得照顾好你大嫂。&rdo;
&ldo;哪里还用姑母特特说,我只要在家,每天都陪大嫂子用膳,连阿泽我怕他吵,都叫了他去我院里住。&rdo;然后,林靖又介绍了回他对小侄子的教育,&ldo;我跟阿腾还教阿泽认字来着,阿泽可聪明了,一天教两个字,第二天一问,都记得清清楚楚。&rdo;
林太后笑,&ldo;不如你小时候,你小时候,孔贵妃过来说话,说到汉&iddot;张衡《归田赋》那句&lso;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rso;。待晚上用膳时,你忽然就念了出来。后来,教什么会什么。&rdo;
林靖平日里没人夸都要自夸两句的人,何况,他虽爱做个大人样,到底还是个孩子,最爱听长辈夸赞,闻言眉开眼笑,&ldo;我那会儿已经大了,阿泽现在才几岁。&rdo;他还是觉着小侄子聪明过人。
林太后莞尔。
越氏有了身孕,林翊偏生不在家,林太后令人赏赐了许多滋补的药材补品给越氏。林靖也很大度的请越夫人过府来看望大嫂子,主要是林靖实在不喜越夫人,当初大嫂子生林泽时,因头一胎不大好生产,越夫人硬说是林靖克的。林靖每每想起此事就会很小心眼儿的念叨越夫人头发长见识短老糊涂啥的。也是因有此节,越夫人待林靖格外客气,因先时发过昏,得罪了林四老爷,两家是亲家,自家闺女在人家做长嫂。这可不,越夫人就理亏么。
越夫人闻知闺女有了身孕,立刻过来看闺女。说来,越氏嫁到林家,虽先时经些坎坷,如今称得上苦尽甘来。林家门第高贵自不必提,难得的是门风一向宽和,就是越氏有了身孕,接越夫人过来照料的事,今在帝都公门侯府的门第,还真称得上第一家。若搁在别的大户人家,便是岳母有心过来,人婆家说不得还得挑眼说是不是怀疑自家照顾不好家里媳妇呢。
林家不一样,林家因为老国公与老夫人早逝,林翊并非刻板之人,对于丈母娘过来照顾妻子的事,林翊便是在家也没什么意见。当初越氏第一次怀孕,便是越夫人过来照看的。
如今大哥不在家,林靖依旧是请了越夫人过来,虽然人讨厌了些,又没什么见识,不过,平日好歹能陪大嫂子说说话啥的。
越夫人对于过来给闺女安胎,还是很乐意的,虽然越氏已经有孕三月,胎相挺安稳。不过,越夫人还是愿意过来,陪闺女住些日子,尤其女婿偏生这时候出远差,闺女一人孤伶伶的,又怀着孩子,心里怎能好过。
越夫人就说了,&ldo;女婿也真是放心,留下这一家子,小的小,弱的弱。你说,亏得娘家在帝都,不然,你这连个依靠都没有。也幸亏是守着你,不然,女婿拍手一走,你大着肚子,我还不得担心死啊。&rdo;
越氏性子与其母大有不同,越氏道,&ldo;哪里有娘你说的这样夸张,家里有的是下人服侍,外头的事有阿靖,姑母也时常打发人赏赐东西。再者,我这月份还浅,待得生产前,相公定能回来的。&rdo;一面收拾着长子次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越氏道,&ldo;再者,就是相公不出远差,在帝都也是得日日去衙门,也不能时时守在我身边。&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