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归团聚,更觉无限依恋,尤其是他的夫人和侍姬,每人都带着孩子,不能随老
爷前往,更觉不胜悲戚。
马氏和倩梅还好些,最难过的是侍姬郭彩符,刚刚二十八九岁,自13岁跟
随老爷以来,没有离开过几日的时间,这次怎奈长期与老爷分离,禁不住暗暗落
泪。
纪晓岚看在眼里,虽也十分惜恋,但&ot;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ot;啊!况且这是圣命,岂能不遵。
他看到妻妾个个伤心,却瞅着她们笑了起来,一时笑声不止,夫人马月芳便
问他何事发笑,他只是含笑不语。
郭氏说道:&ot;别人都伤心落泪,你却像鸟儿回树林里一样高兴?&ot;他看看屋里
没有懂事儿女,便说道:&ot;你们不知道,我是想起下午的事来。&ot;“下午发生了什
么事?&ot;夫人马月芳问道。
&ot;下午一个门生来府上拜见,叩头时,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忍不住笑了起来,
现在想起来,又忍不住发笑。&ot;“那你说说,想出了一副什么对联?&ot;倩梅忍不住
催问了一句。
马夫人猜想他准是又想出什么坏话,不然怎么会这样如痴似呆地发笑。便说
道:&ot;你嘴里吐不出好话来!&ot;“冤枉,冤枉。实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ot;纪晓岚赶
忙辩解。
&ot;那你就说出来看看。&ot;马夫人说道。
纪晓岚摸摸鼻子,仰头吟道:
&ot;今日门生头点地--&ot;
吟到这里,停了下来。妻妾们不感兴趣,说他这是什么话,庸俗不堪,还是
大才子做的对联呢?便催他念出下联。于是他又继续吟道:&ot;昨宵师母脚朝天。
&ot;这下可好,把妻妾三人都逗笑了。他自己反倒不声不响地喝起茶来。
马夫人说:&ot;你的毛病怎么就是不改?!&ot;看大家转忧为乐,他便站起身来吩
咐大家回各房中歇息,自己也回房睡下了,一夜无事,不再叙及。
出都这天,及门第子刘权之、诸重光、孟生蕙等为他送行。出了京门,分手
的时候到了,纪晓岚要弟子们止步回城,道别时吟诗一首:《留别及门诸子》,
诗云:祖帐青门握手频,临歧犹自语谆谆;皇恩四度持文柄,远道三年别故人。
天上鹓鸾怀旧侣,园中桃李待新春;
明时稽古多荣遇,努力京华莫厌贫。
登车启程,纪晓岚奔上了赴任的征途,到济南改乘舟船,沿运河南下。